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程长,难于治愈,且易复发而致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家属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利用探视机会,认真宣传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预防措施,让探视者了解精神病的性质、症状表现和康复因素,给患者更多的体谅、理解、关怀和爱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从探视前,中,后分别探讨探视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加强医院感染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绍基 《新医学》2006,37(7):428-430
1引言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发生的感染,尤其是指那些当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亦非处于某种感染的潜伏期而于入院48~72 h后才发生的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对象可以是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或探视者.  相似文献   
3.
高慧贤  戴莺南 《中原医刊》2004,31(21):57-58
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消毒隔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高低,而护士在消毒隔离工作中具有特殊的责任。临床上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和隔离制度落实,都通过护理人员来实现的。因此,医院消毒隔离工作与护理工作有着直接关系。下面将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院内感染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视对脑出血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风英  刘风青 《现代护理》2006,12(4):327-328
目的为研究住院脑出血患者亲属探视的时间,探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及所致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随机观察120例患者被探视后的反应,应用SPSS10.0处理所有数据资料。结果29.2%的患者被探视后产生负性情绪,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探视时间过早,探视人员与患者关系非常密切。结论对住院脑出血患者的探视,应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规定严格的探视时间和探视程序及方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探视对精神病人情绪和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探视对精神病人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病人在探视后的情绪反应、行为表现及其睡眠状况.结果89.38%的探视者是病人的一级亲属(含病人的妻子),51.88%的病人对探视感到高兴,18.75%的病人要求跟随探视者出院回家未成而情绪不佳,甚至大骂探视者,24.38%的病人对探视者漠然.情绪变化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无关,而与本次住院时间有明显关系(χ2=8.55,P<0.005).探视当晚19.38%的病人感觉睡眠比以前好,10%的病人入睡困难或间断入眠,70.62%的病人对睡眠没有影响.结论一级亲属是病人心理支持系统的主体;病情缓解者对探视感到高兴,精神衰退者情绪反应和行为无明显变化;对住院时间短、病情未有明显好转的病人,亲属不宜探视,工作人员应予谢绝.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门诊候诊厅病人就诊情况及各类人员活动量 ,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对 1999年 10月份门诊各科就诊病人 ,及各类人员流动量等资料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0月份门诊大厅总流动量 3149人次 ,医务人员流动量 10 5 4人次 ,占总流动量的 33.5 % ,探视人员 6 5 1人次 ,占总流动量的 2 0 .7%。门诊就诊病人总人次 786人次 ,其中呼吸系统病人 5 5 7人 ,占就诊总人次的 70 .8% ,其他科病人仅占很少比例。结论 :门诊候诊大厅医务人员、病人及探视人员等流动量大 ,易造成交叉感染 ,应做好分诊、隔离、消毒及加强对各类人员行走路线的管理等措施 ,避免人群之间的交叉感染及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餐分段探视模式对增加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患者睡眠时间、减少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106例入住CCU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三餐时间分段探视)53例和对照组(下午集中探视)53例,比较两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量表(SAS)的评分及睡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度抑郁症状,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有轻度焦虑表现,观察组处于正常水平,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累计每天睡眠时间为(6.7±1.1)h,对照组为(3.6±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三餐时间分段探视,有利于改善CCU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但鉴于可能给患者家属造成的不便,仍需进一步完善CCU患者的分段探视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家属探视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8名ICU患者的家属(每例患者均选取1名家属)。采用ICU探视信念与态度量表(BAVIQ)评估全部ICU患者家属探视信念与态度,并收集全部患者家属相关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家属BAVIQ评分,分析可能影响ICU患者家属探视信念与态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受教育程度、对探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患者家属BAVI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对探视不满意、焦虑情绪较重是ICU患者家属探视信念与态度一般的影响因素(P <0.05)。得到回归方程:Y=71.085+6.935X1+8.065X2+9.915X3。结论 ICU患者家属探视信念与态度一般,受患者家属受教育程度低、对探视不满意、焦虑情绪较重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将视频探视系统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效果,探讨体现人文关怀、杜绝交叉感染的新型ICU探视与管理模式。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入住创伤重症监护病房(trauma intensive careunit,TICU)的1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视频探视方式;将同期入住急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emert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2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入室探视方式,比较两个监护室物体表面的细菌数及家属满意度、监护室在班护士压力。结果观察组监护室物体表面细菌数采样的超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4,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1);对照组调查的15名护理人员中,有13名工作压力过大,观察组调查的15名护理人员中,有3名工作压力过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1)。结论利用视频探视系统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探视不仅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而且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探视管理成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0.
赵娅  王萧萧  李清念 《全科护理》2021,19(14):1975-197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家属对探视的信念及态度,比较不同探视政策对家属信念、态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人家属35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探视信念与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家属的信念及态度得分分别为(3.04±0.27)分和(5.62±1.08)分.实施床边探视制度的ICU病人家属信念、态度及对探视制度的满意度得分最高,其次为电话/视频探视,拒绝探视的ICU病人家属得分最低.结论:ICU病人家属对探视持积极看法和态度.探视政策的开放程度影响ICU病人家属的信念、态度及满意度.未来还需要对探视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建立一个灵活的,对病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均友好的探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