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女性,3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1年,活动后胸闷10年,加重3年”入院,入院前曾于某医院就诊,行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瘘口位于左室二尖瓣后叶瓣根处及右室近心尖),二尖瓣轻度反流。  相似文献   
2.
心表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成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岁。3年前发现心脏杂音,2005年12月12日为行治疗来我院。体格检查: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粗糙双期连续性杂音,P2轻度亢进。心电图:左室高电压。X-线:肺血增多,肺动脉段轻凸。  相似文献   
3.
翟羽  张洪艳  李凯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2001-2001
左室假腱索是起自于室间隔的不同水平,止于乳头肌,是悬于左室腔的条索样回声。本病儿童期发病率高,部分儿童可伴有心脏杂音及心率失常,现对我院1998年2004年应用彩超诊断的150例小儿左室假腱索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8岁.因学校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年住院.查体:发育正常,无紫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4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无亢进.胸片示:右室增大.心电图示:右室肥厚.心彩超示:肺动脉瓣狭窄.  相似文献   
5.
刘苏 《山东医药》2006,46(18):99-100
病历摘要 患儿男,12岁,自幼即有心脏杂音,伴不规则发热10d。体温38℃~40℃,偶伴畏寒,无寒战。幼时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无其他特殊病史。无皮肤疖肿挤压、外伤史.无明显“感冒”史。查体;发育欠佳,重病面容,T38.2℃,表浅淋巴结未触及,皮肤未见瘀点及脓疱疹,右上唇见疱疹,咽充血。  相似文献   
6.
病儿男,13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平时活动耐力较同龄人差。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高侧壁Q波伴ST-T缺血性改变。X线胸片示双肺血多,心胸比率0.60。心脏彩色超声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窦,直径8 mm,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直径7.4 mm,二尖瓣反流面积3.85 cm~2。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并向左冠状动脉发出多支侧支血管,前降支明显扩张,血流方向自右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前降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肺动脉。64排CT显示左、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图1)。  相似文献   
7.
左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 tendons简称FT,是1893年Turner在尸检中发现的,由于检查手段所限,临床上无法诊断,又加上它是一种正常变异,一直没被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981年Nishiumrat才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做出明确诊断。由于B超仪不断更新,检出率也逐渐增加,并注意到很多心脏疾患与FT有关。我们观察了106例FT患者,同时也观察了106例无FT患者做对照,发现FT组心脏杂音及室性早搏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招飞青年心脏杂音及其变化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飞体检中,心脏的检查是内科工作重点,常因受检学生心脏收缩期杂音出现率高、强度变化大,且缺少对杂音强度、时限和性质的客观记录,使医生对杂音的性质判定出现分歧。笔者分析了近6年来招飞体检中受检学生的心脏杂音出现情况,结合我国招飞实际情况,认为精神紧张是大量受检学生心脏收缩期杂音(缩鸣)产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天,第1胎,体重3400g,身长50cm,胎龄38周剖宫分娩。产时无窒息,生后1min Apgar评10分,5min Apgar评9分。生后转入我院新生儿科观察,即发现该婴四肢震颤.查体:体温36.5℃,呼吸40次/分,脉搏120次/分,精神状态可,头围30cm,前囟平,颈软,面色红,口周微绀,呼吸尚平稳,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腹软,肝脾未扪及。四肢震颤明显、频繁,肌张力略低,无肌强直,无双眼凝视,头部无震颤,上部量明显大于下部量,生理反射存在。其母无糖尿病病史及相关胎盘疾病。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包缺损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伴发其他心内外畸形,由于临床上缺乏特征,很易被误诊或漏诊。中位心是指心脏的轮廓处于胸腔正中线的位置,也极为罕见,我院收治了1例先天性心包缺损合并中位心、室间隔缺损患者。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9岁,自幼易感冒,活动后偶有心慌、气短,发现心脏杂音5年入院。查体:发育较差,心率9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