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592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1106篇
预防医学   633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452篇
  18篇
中国医学   43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病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级亚型[1],是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患者具有对健康过分担心、胆小、固执、刻板等个性特点[2],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临床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3],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甚至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以是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疑病性烦恼是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对健康不利,苦于无法摆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对患者社会功能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学龄期近视进展儿童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检查与分析,观察调节功能与近视进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视光学门诊定期就诊的71名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近年的屈光度进展速度,按≤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分为4组,使用人眼调节分析仪对受试者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测量与分析,记录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和客观调节微波动值,并作对比。结果 在所有调节视标上,各组随着调节刺激幅度增加,客观调节反应值也逐渐增加,4组在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及平均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近视进展速度组调节微波动值分别为(62.2±5.6)D、(62.5±5.3)D、(66.5±6.0)D和(58.0±6.5)D,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4,P=0.001),在+0.50~-0.50 D、-2.00 D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微波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其余调节刺激视标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学龄期儿童的近视进展速度,客观调节微波动值相对于客观调节反应值可能是一个更为敏感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编辑荐读     
诊室外血压是相对于诊室血压而言,包括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因其能更好地反映血压的真实变化,弥补诊室血压测量的不足,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关诊室外血压的相关指南与建议也相继出台。社区/全科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前沿,诊室外血压测量是对高血压客观评估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本期"述评"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梁海峰等对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性、动态监测夜间  相似文献   
4.
心通口服液是依据有关中医理论研制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新剂型中成药。本文用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神经症患者主客观生活事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压力反应等与应激有关因素对神经症患者主观、客观生活事件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生活事件量表、压力反应问卷、特质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8例神经症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神经症组主观事件得分[(13.295±11.845)分]高于健康组[(7.261±10.873)分](P<0.01),而神经症组客观事件得分[(10.239±9.105)分]与健康组得分[(8.376±11.213)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症组主观事件与压力反应正相关,与家庭内支持和年龄负相关(P<0.01),客观生活事件与应激其他因素均无关;健康对照组主观事件与压力反应正相关,客观生活事件与压力反应和消极应对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神经症组主观事件的因素依次有客观事件、年龄、压力反应和家庭内支持,预测力为47.7%;但影响神经症组客观事件、健康组主观事件和客观事件的仅有相对应的主观或客观事件。结论神经症患者主观事件报告明显多于健康人群,且神经症患者主观事件受其他压力有关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短时间内反复洗胃和加用二巯基丙磺酸钠对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本文3批65例。方法:短时间内反复洗胃3次,第一次在病人入院后立即洗胃,第2次是入院后3—5小时洗胃。第3次是入院次日。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肌注。每公斤体重5mg隔8小时一次,连用3-5天。结果:止惊快(当天止惊)、清醒快(3天有63例清醒。到第5天全部清醒),疗程短(平均住院13天),后遗症少.全部康复出院后两个月随访2次全部正常。结论:反复洗胃和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是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狼疮性肾炎是因全身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导致出现类似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表现。而全身性红斑狼疮是最早发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血清中可找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出现阳性及抗ds-DNA抗体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如有不规则发热,关节酸痛,皮肤粘膜损害,并有浮肿,少尿,蛋白尿等症状,或经肾脏穿刺活检术等,对其作出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病情可明显好转及控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明显提高。我科1年来收治3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经科学的治疗及密切的护理,均收到明显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4例患者中,女…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 (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 982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征 ,并发心律失常很多见。我院自 1 992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EHF1 3 8例 ,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并发心律失常62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3 8例EHF中并发心律失常 62例 ,占 44.9% ,其中男 40例 ,女 2 2例 ,年龄 1 5-68岁 ,平均年龄 42岁 ,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病史及心律失常病史。1 .2 临床特点全部病例为急性起病 ,均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 ,颜面、眼眶内…  相似文献   
9.
以往诊断急性阑尾周围脓肿主要靠临床表现及体征,缺乏更客观的依据.作者于1990年至1995年9月用超声显像观察阑尾周围脓肿21例,现就其声像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才瑜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6):561-561
我认真阅读了李建军医师的意见。一种新型的客观视野检查仪受到读者的关注和质疑,正是体现了其创新意义和重要性所在。我非常愿意与读者进行深入交流,下面我就主要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