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6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406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208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1040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1801篇
内科学   792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11篇
综合类   2726篇
预防医学   1067篇
眼科学   98篇
药学   983篇
  28篇
中国医学   1584篇
肿瘤学   427篇
  2024年   339篇
  2023年   1145篇
  2022年   1220篇
  2021年   1111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以根因分析法为基础的标准化消化内科安全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管理小组学习根因分析法相关知识,管理小组在经过培训后,结合科室临床工作实际需求,讨论制定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及制度调整方案,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同时,注重根因分析思路的推广,要求护士能够将根因分析思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培训及制度调整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整体研究时间为1年,为实施后。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护士的安全意识改善情况,并以护理部调查情况为准比较不同时期消化内科安全质量。结果:实施后各项安全意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的护理安全事件总体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根因分析法为基础,构建标准化消化内科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士的安全意识,控制安全事件的发生,实现了整体安全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蕴含丰富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奠定了三因制宜的理论基础。张锡纯深受三因制宜理论的影响,提出"用药以胜病为主,此中因时、因地、因证、因人,斟酌咸宜"的治疗思想。本文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方面,探讨《黄帝内经》三因制宜理论对《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影响,并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三因制宜理论的拓展运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摘要】 报道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家族性黑棘皮病1家系。先证者女,4岁,自1周岁时,颈部、腹部出现黑色斑片,近年来逐渐扩大至唇周、躯干前部。腹部皮肤全反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见乳头环下延扭曲及沟壑结构,乳头环内可见中高折光颗粒结构。先证者父亲及祖母既往有类似病史,但随着年龄增长色素沉着自发性消退,仅有局部皮纹增粗。采集先证者及父母、祖母外周血,对先证者外周血DNA行Panel靶向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FGFR3基因14号外显子c.1949A>C(p.Lys650Thr)错义突变,Sanger测序验证证实先证者及其父亲和祖母均存在此突变。诊断:家族性黑棘皮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凉血通瘀方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脑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凉血通瘀方可能的药效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B)和实验组(C)。适应性饲养一周后,C组灌胃凉血通瘀方,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每天1次。构建脑出血模型后收集脑组织,借助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miRNA表达量,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获取已知miRNA,使用miRDeep2预测新miRNA。差异分析软件为DESeq2,筛选阈值为|log2FC| ≥1 并且P <0.05。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共发现2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上调有9个,下调有12个,共预测得到124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中突触囊泡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调节和神经递质运输的调节占前三位,神经元投射终点、全膜、质膜区域和细胞投射则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分别为小GTPase绑定、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在癌证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MAPK通路等分布广泛。采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根据MCC算法筛选出ADRA2C、CASR、CCL28、CCR1、DRD2、GNAT3、GRM2、DYNC1LI1、GABBR1、GNAI1等核心靶基因。结论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急性期鼠脑组织内miRNA的表达有重要影响;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靶向核心基因调控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过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剂(Shugan Jianpi Granule,SGJP)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breast cancer related fatigue,B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臂临床试验方法,纳入40例BCRF肝郁脾虚证患者,服用SGJP 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体能状况(ECOG)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血尿便常规、生化等安全性指标。结果38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2例发生脱落。PFS、中医证候量表、HAD焦虑量表评分均在试验第4、8、12周显著下降,ECOG评分、HAD抑郁量表均在试验第8、12周显著下降,PSQI评分在治疗第12周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明显血常规、尿便常规及生化指标异常。结论SGJP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疲乏,增强体力,改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这里所讲的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因性疾病。心理是怎样影响疾病的呢?  相似文献   
7.
感冒也是一个有趣的心理、文化话题。在公众语境中,感冒的认知与理解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投射,透出中西医学观念的冲撞。分歧首先发生在病因的感悟上,是复合病因,还是单一病原?是重视生活化的经验判断,还是迷信实验室里的科学证据?是中式解读,还是西式解读?是对症状敏感,还是相对麻木?病因认识一定会传递到求医与治疗姿态上,是采取“战争姿态”还是“调和姿态”?是自主地偏方处置,还是倚仗专家做职业处置?是护理为上,还是药物至上?对这些疑问的思考、解答可谓千人千面。  相似文献   
8.
华安 《东方药膳》2006,(12):14-14
医院门诊常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自觉咽喉部有一种被东西梗塞的感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变。有人说是“心因性咽喉异感症”,也有人说是“梅核气”。部分患者整日忧心忡忡。怕疾病会纠缠甚至“恶化”。  相似文献   
9.
徐敏  侯召香  张伟 《黑龙江医学》2006,30(4):313-314
目的调查首次住院被确诊为心因性精神障碍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等情况。方法对1996~2001年期间,首次住院被确诊为心因性精神障碍者共92例,依病历资料逐项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于2004年底完成随访。结果男∶女=1∶2.2。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5.2%,城乡分布近似;每年平均占住院各类精神障碍者的0.98%;以急性起病多见(83.7%);临床症状复杂,治疗上以氯丙嗪为主(69.6%),合并电休克治疗者占14.1%;门诊诊断、初步诊断、再次确定诊断的一致率为60.9%;3年随访后有26例(28.3%)被修改诊断。结论心因性精神障碍症状复杂,无特异性,诊断上应慎重;亟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以促进全民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0.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心脏介入术已成为心脏病诊治领域里的重要技术 ,但术后若护理不当则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可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心脏介入检查者 186例 ,其中发生迷走反射者 17例 ,现将迷走反射出现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86例患者中男 13 5例 ,女 5 1例 ;年龄 3 8~ 69岁 ,平均5 3 .5岁。其中 17例发生迷走反射 ,发生原因见表 1。表 1  17例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原因原因例数发生率 / %低血容量 3 1 .61精神紧张 1 0 .54拔管综合征 1 1 5 .91胃肠道和膀胱压力改变 2 1 .0 82 原因分析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