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2篇
  免费   1072篇
  国内免费   460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1478篇
妇产科学   390篇
基础医学   710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4243篇
内科学   1266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5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875篇
综合类   10269篇
预防医学   5295篇
眼科学   222篇
药学   5009篇
  42篇
中国医学   3282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1689篇
  2013年   1815篇
  2012年   2227篇
  2011年   2344篇
  2010年   2113篇
  2009年   2134篇
  2008年   2153篇
  2007年   1853篇
  2006年   1697篇
  2005年   1690篇
  2004年   1516篇
  2003年   1310篇
  2002年   1109篇
  2001年   1003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674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634篇
  1996年   551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药敏试验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肠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对患儿进行便培养观察敏感病原菌情况,同时给予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小儿肠炎便培养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进行敏感菌检测试验排在前三位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炎培养感染菌主要为福氏痢疾杆菌,建议采用舒普深和β-内酰胺酶抑菌药物作为重症患儿的首选抗菌素,但是临床应根据患儿药敏试验结果和身体情况及时调整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心肌酶检测、血生化分析及常规药物静脉输液治疗,收集患儿各检查项目的数据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80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患儿中,63例(78.75%)发热,25例(31.25%)电解质紊乱,37例(46.25%)不同程度脱水。2患儿心肌损害同腹泻和发热存在相关性(P<0.05),但同腹泻、发热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患儿电解质紊乱、脱水症状也无相关性(P>0.05);3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中,HBHD、CK-MB、治疗后数值明显下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LDH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诱发心肌损伤的概率较高,为防止病情发展,临床治疗需坚持早诊早治原则,注重检查心肌酶谱,以保证患儿心肌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解脲脲原体(UU)及TORCH婴幼儿的状况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该院1 332例0~3岁住院婴幼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OX-Ig M/Ig G、RV-Ig M/Ig G、CMV-Ig M/lg G、HSVⅠ-Ig M/Ig G、HSVⅡ-Ig M/lg G,呼吸道吸出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DNA,并依据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TOX-Ig M、RV-Ig M、CMV-Ig M、HSVⅠ-Ig M、HSVⅡ-Ig M阳性率分别为0. 00%、0. 00%、3. 75%、0. 00%、0. 08%。TOX-Ig G、RV-Ig G、CMV-Ig G、HSVⅠ-Ig G和HSVⅡ-Ig G阳性率分别为0. 15%、10. 74%、14. 64%、6. 23%、0. 83%。UU-DNA阳性率为7. 81%。依据月龄分组,新生儿期感染率最高,UU-DNA阳性率为15. 93%,CMV-Ig M检出率为0. 92%。结论 TORCH检测中,CMV的感染率最高,0~3岁婴幼儿以CMV感染为主。新生儿以UU解脲脲原体感染为主。加强孕产妇孕前TORCH、UU检测,对于降低婴幼儿TORCH、UU的感染率,减少婴幼儿TORCH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0~3岁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的现况,为婴幼儿营养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5-2017年体检的4 618例0~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元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缺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钙(18. 58%)、锌(9. 33%)及铁(8. 36%),未见镁、铜元素缺乏者,铅超标率极低(0. 37%);男童的平均钙含量高于女童(P0. 05),1+~2岁年龄段的锌含量略高于其他两组(P0. 05),男童的锌缺乏率高于女童(P0. 05)。结论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微量和常量元素失衡,应该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膳食营养,适时做元素含量检测,及时补充微量及常量元素,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小儿输液约束单改进传统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的效果对比.方法 将600名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 (300例)和对照组(300)例,采用自制输液约束单约束法和传统躯干四肢按压法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从89??3%提高到96??3%,家长的 满意度从87%提高到98??6%,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应用自制小儿输液约束单约束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约束方法,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 长满意度及工作效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牛奶过敏症主要指婴幼儿对牛奶中蛋白过敏,是婴儿食物过敏的常见类型,发病率高达3%~7.5%。婴幼儿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多见,部分可能伴随出现荨麻疹、瘙痒、哮喘、过敏性湿疹等,直接影响着的婴幼儿的正常发育[1]。有研究表明,IL-10和TGF-β能够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机制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中[2]。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牛奶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者64例,男女比例为36:28,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再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的疗效,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中,利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对于小儿肠炎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Idiopathic mesenterie phlebosclerotic,IMP)是一种罕见的缺血性肠炎,其原因为肠系膜静脉硬化导致肠系膜供血不足,而非肠系膜静脉血栓、炎性狭窄或肠系膜静脉闭塞所致[1,2]。其影像学特征是肠系膜小静脉血管及其分支钙化,无脉管炎及门静脉高压征象。临床多为慢性病程,常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可有恶心、腹泻、便血和便秘等大便习惯改变。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常常导致延误诊断。本文将对1例误诊为肠梗阻的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儿进行对症及抗生素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维生素D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不做维生素D辅助治疗干预。两组进行4周实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免疫球蛋白A(IgA)。并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实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6%,对照组达84%。结论辅助维生素D治疗喘息性肺炎时可以在促进骨骼发育的情况下增强患儿的免疫抵抗能力,是临床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