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75篇
  免费   1917篇
  国内免费   2236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393篇
妇产科学   232篇
基础医学   2531篇
口腔科学   239篇
临床医学   10771篇
内科学   4339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1011篇
特种医学   1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6364篇
综合类   15545篇
预防医学   3067篇
眼科学   786篇
药学   7058篇
  102篇
中国医学   2927篇
肿瘤学   491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1030篇
  2022年   1198篇
  2021年   1227篇
  2020年   1249篇
  2019年   1299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1135篇
  2016年   1406篇
  2015年   1759篇
  2014年   2759篇
  2013年   2769篇
  2012年   3517篇
  2011年   3874篇
  2010年   3515篇
  2009年   3364篇
  2008年   3631篇
  2007年   2922篇
  2006年   2705篇
  2005年   2765篇
  2004年   2306篇
  2003年   2153篇
  2002年   1665篇
  2001年   1329篇
  2000年   1020篇
  1999年   879篇
  1998年   853篇
  1997年   725篇
  1996年   642篇
  1995年   610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346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通过对人参属及其近似种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为Premix Ex Taq (Probe qPCR) 10 μL,人参上下游引物各0.5 μL,西洋参上下游引物各0.3 μL,人参与西洋参特异性探针各0.4 μL,DNA模板2 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至20 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然后以95℃变性5 s,60℃退火延伸30 s进行40个循环。应用该方法测试了27份DNA样品,包括7份人参、6份西洋参、4份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10份其他人参属样品及其他常见中药材样品的DNA,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人参与西洋参样品DNA混合后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后进行检测,用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人参及西洋参样品均在特定的荧光通道下出现典型的阳性扩增曲线,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品均同时出现两条阳性扩增曲线,其它对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没有出现阳性扩增曲线。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人参及西洋参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 pg DNA/反应。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同时快速、准确、灵敏地鉴别出人参和西洋参。  相似文献   
2.
3.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膝关节疼痛与术后下肢力线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对线方式主要采用机械力学对线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有部分患者也会产生术后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导致术后患者满意度较差。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运动力学对线技术并应用于临床。运动学对线技术旨在重建患者的解剖结构,将膝关节假体运动轴与膝关节生理性运动轴保持一致,减少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韧带的松解,实现膝关节生理性运动。该文就运动力学对线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索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谵妄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成都军区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例,试验组于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和谵妄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5.56%,住院时间为(12.14±3.67)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和(15.37±2.98)d(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与手术后24 h的意识混乱评估方法(Consciousness Assessment,CMA)、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的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S100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的S100β、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下肢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和谵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BNP和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4例,心功能Ⅲ级组31例及心功能Ⅳ级组29例。采用快速定量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NP水平、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患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而心功能重级(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的LVESD、LVEDD、LVESV、LVEF、FS和E/A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V、CO、LVEDV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BNP水平、LVESD、LVEDD、LVESV、E/A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LVESD、LVEDD、LVESV、E/A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脉显像评价Stanford不同分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左、右侧肾功能及总体肾功能受损程度,帮助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8日至2019年7月19日,在本院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48例,评价患者双肾血流灌注、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分肾的GFR,比较Stanford主动脉夹层A型(简称A型)患者和主动脉夹层B型(简称B型)患者之间总肾功能及分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B型患者术后总GFR低于A型患者(67.5 vs.80.6 m L/min,P<0.05),其中以左肾功能受损为著(30.9 vs.40.3 m L/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动态显像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早期评价肾功能有重要价值。主动脉夹层B型患者GFR较A型减低,且左侧肾GFR减低更明显,临床可以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10.
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营养状态长期被低估,为了总结现有的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营养状态、并发症以及治疗现状,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EMBASE、CINAHL数据库中现有的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营养状态相关研究,评价分析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营养状态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表明初次TJA患者的术前营养不良比例为15%~30%,翻修患者营养不良比例更高,大多超过50%。营养不良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总并发症比例显著升高,包括切口愈合不良、手术部位感染以及假体周围感染等,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二次入院率。围手术期应当重视关节置换患者营养状态,从而减少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进一步探索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随机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