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75篇
  免费   2548篇
  国内免费   2250篇
耳鼻咽喉   259篇
儿科学   1078篇
妇产科学   501篇
基础医学   5975篇
口腔科学   319篇
临床医学   11434篇
内科学   7001篇
皮肤病学   1311篇
神经病学   1162篇
特种医学   1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4篇
外科学   1857篇
综合类   18814篇
预防医学   7600篇
眼科学   537篇
药学   6593篇
  77篇
中国医学   2367篇
肿瘤学   1390篇
  2024年   375篇
  2023年   1408篇
  2022年   1545篇
  2021年   1769篇
  2020年   1448篇
  2019年   1466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1205篇
  2016年   1404篇
  2015年   1584篇
  2014年   2480篇
  2013年   2502篇
  2012年   3409篇
  2011年   3560篇
  2010年   3300篇
  2009年   3228篇
  2008年   3624篇
  2007年   3452篇
  2006年   3392篇
  2005年   3426篇
  2004年   3076篇
  2003年   2821篇
  2002年   2279篇
  2001年   2211篇
  2000年   1757篇
  1999年   1457篇
  1998年   1336篇
  1997年   1378篇
  1996年   1267篇
  1995年   1257篇
  1994年   1225篇
  1993年   966篇
  1992年   834篇
  1991年   703篇
  1990年   663篇
  1989年   631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IgM;ACA-IgG)、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A-β_(2)GPI-IgM;A-β_(2)GPI-IgG)与不明原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不明原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218例患者(B组)和接受胚胎移植且临床确定妊娠的321例孕妇(A组)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比较ACAIgM、ACA-IgG、A-β_(2)GPI-IgM、A-β_(2)GPI-IgG阳性率。结果A组ACA-IgM、ACA-IgG、A-β_(2)GPI-IgM、A-β_(2)GPI-IgG阳性率分别为3.11%(10/321)、4.67%(15/321)、1.87%(6/321)、1.56%(5/321),B组分别为6.88%(15/218)、8.25%(18/218)、3.66%(8/218)、3.21%(7/218)。两组ACA-IgM、ACA-IgG、A-β_(2)GPI-IgM、A-β_(2)GPI-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与不明原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预防抗磷脂抗体(ACA)阳性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ACA阳性,先兆性流产或有习惯性流产(RSA)史患者,将采用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西医联合滋肾育胎丸加减方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CA-IgA、ACA-IgM、ACA-IgG、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PAF)、活化蛋白C(PC)、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妊娠结局、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检测ACA,观察组2例未降低,对照组11例未降低,观察组未降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ACA-IgA、ACA-IgM、ACA-Ig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PAF、PAI-1低于对照组,PC、A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IFN-γ、IL-2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产率95.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ACA对滋肾育胎丸加减方精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指导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改善先兆性流产或有RSA史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因子指标,降低ACA水平,并可改善患者免疫耐受功能,提高胎儿活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华坪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发现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华坪县8个乡镇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开展麻疹抗体监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 G抗体。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1 106人,麻疹抗体总阳性率96.47%。其中,阳性率较低的是2014年(93.13%),人群是8~17月龄组(89.22%)。尚有新庄乡(89.92%)、船房乡(93.98%),通达乡(94.86%)3个乡镇麻疹抗体阳性低于95%。有免疫史者人群阳性率较无免疫史者高(χ~2=5.1830,P=0.023),男女性别间无差异。结论华坪县人群麻疹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免疫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应结合该监测结果,加强重点乡镇麻疹疫苗两剂次接种工作和抗体阴性人群的重新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较高,并且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其中有14例患者病情恶化、其余36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分析发现好转的患者其IgA、IgG、IgM低于恶化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均为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检验免疫球蛋白水平来分析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抗磷脂综合征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动脉、静脉血栓,病理性妊娠、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文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反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该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等,讨论可能的机制,并就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抗磷脂抗体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thyroglobulin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 Tg-CIC) 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 含量检测,探讨 Tg-CIC 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以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收集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 187 例,每例血清标本分为两组 ( 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采用免疫复合物解离专利技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 Tg-CIC 进行分离、解离,通过检测 Tg-CIC 解离后的 Tg-Ab 含量来间接反映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Tg-CIC 水平,按照不同的甲状腺疾病进行分组并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结果 不同甲状腺患者血清中 Tg-CIC 总阳性率达 92.51%,不同甲状腺疾病血清中 Tg-CIC 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917,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间血清游离 Tg-Ab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3.882,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间血清 CIC 中 Tg-Ab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5842,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游离 Tg-Ab 的含量与血清 CIC 中的 Tg-Ab 含量呈正相关 (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游离 Tg-Ab 的含量与血清 CIC 中的Tg-Ab 含量不相关 (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大部分可检出 Tg-CIC,与疾病类型无关。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游离 Tg-Ab 含量与血清 CIC 中 Tg-Ab 含量存在相关性,为我们进一步了解 Tg-CIC 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9.
王盾  龙申 《癌症进展》2021,19(7):718-7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4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术后舒芬太尼镇痛剂量分别为1.0、2.5、4.0μg/kg。术后6、24、48 h,采用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三组患儿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前和术后1、24、72 h,检测三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术后6、24、48 h,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FLACC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72 h,低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 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2 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中剂量组患儿发生恶心1例,高剂量组患儿发生恶心5例、呕吐3例。结论2.5μg/kg的舒芬太尼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镇痛中效果明显,且对患儿的免疫系统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患儿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