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1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46篇
内科学   522篇
皮肤病学   14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80篇
综合类   2197篇
预防医学   858篇
眼科学   808篇
药学   1381篇
  5篇
中国医学   533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 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对同一患者双眼不同手术方式的自身对比,了解飞秒扫描后改SBK手术的疗效差异,为不同患者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例右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 SMILE),左眼SMILE术中负压环脱失和激光扫描不良透镜分离困难而改行机械刀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 SBK)的患者,比较术后视力、等效球镜( SE)、对比敏感度( CSF)、波前像差( HAOS)以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液分泌功能试验( Schimer I)和SPEED、OSDI干眼症状问卷调查分析差异。结果(1)术后个月,均能达到最佳矫正视力(BSCVA),等效球镜均在±0.75 D以内,双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CSF的比较,左右眼无显著性差异,略低于正常水平。(3)术后3个月,BUT和Schimer检查中,双眼无显著性差异。(4)HAOS比较中,总像差RMS和高阶像差这两项, SMILE眼低于SBK眼;球差(S)的比较,SMILE眼高于SBK眼。(5)SPEED和OSDI问卷评分双眼无显著差异。结论 SMILE失败眼改SBK后视觉质量与SMILE眼无显著差异,其视觉质量、疗效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球—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及乳酸差(V-ALac)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2月20日—2018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ICU的4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ICU后0、24、48、72h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血,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值及乳酸值,计算出V-APCO_2及V-ALac,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观察两组患者V-APCO_2及V-ALac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ICU时G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经计算得出V-APCO_2及V-ALac的数值各184个,其中V-APCO_2最低值为2mmHg (1mmHg=0. 133kPa),最高值为12mmHg,均值为6. 14mmHg; V-ALac最低值为-0. 2mmol/L,最高值为1. 2mmol/L,均值为0. 34mmol/L。(3)根据患者短期预后绘制V-APCO_2及V-ALac的ROC曲线:V-APCO_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02±0. 022,95%可信区间(CI)为0. 859~0. 944,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6. 5mmHg,在此截点的敏感度81. 9%,特异度82. 4%。V-A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33±0. 030,95%可信区间(CI)为0. 774~0. 891,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0. 35mmol/L,在此截点的敏感度74. 1%,特异度76. 5%。(4)入ICU后0h两组患者的V-APCO_2、V-ALac无明显差异(P>0. 05)。(5)入ICU后24、48、72h的V-APCO_2及V-ALac好转组逐渐减少,恶化组逐渐增大,而且两组同时间的V-APCO_2、V-ALac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V-APCO_2、V-ALac可较可靠地反映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脑代谢状况,对预测此类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糖尿病新世界》2006,(2):54-54
17年糖尿病病史,收缩压高,脉压差大,糖尿病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98毫克,尿蛋白++)。现服用降压药伲福达,每日2次,每次1片。依那普利,每日2次,每次1粒。依那普利的说明书中明确写出肝、肾有损害者要慎用,而《糖尿病新世界》2005第4期关于糖尿病肾病治疗新进展一文(第20页)认为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此说法是否有矛盾?我该不该服用依那普利来降血压?  相似文献   
9.
10.
唐文 《保健医苑》2006,(9):24-25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运送养料(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废物(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减少时,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同时组织器官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衰老、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微循环也因具有这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