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与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封闭剂的保存率及临床疗效。方法:以EST及CST分别封闭下颌第一恒磨牙80颗,随访2年,观察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E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数69颗,封闭剂保存率86.3%;C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数51颗,封闭剂保存率63.7%。结论:EST较CST能明显提高封闭剂保存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脉冲Er:YAG激光照射与低速1/2号球钻、高速锥形细金刚砂针对离体牙窝沟进行处理后对窝沟封闭剂渗透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上颌双尖牙40颗,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颗。A组采用脉冲Er:YAG激光扫描式照射面窝沟,35%磷酸酸蚀后窝沟封闭;B组使用慢速1/2#球钻扩大窝沟开口后酸蚀、封闭;C组使用高速锥形细金刚砂针扩大窝沟开口后酸蚀、封闭;D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方法,使用慢速杯状毛刷清洁牙面后酸蚀、封闭。对各组离体牙进行切割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窝沟横截面评价窝沟封闭剂渗透程度。[结果]窝沟未充满面积与窝沟总面积比的观测结果(%):A组6.10±3.64,B组5.57±2.43,C组6.12±3.39,D组10.61±5.49。在α=0.05水平上进行snk-q检验,A、B、C组之间平均未充满面积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平均未充满面积比显著低于C组。[结论]在窝沟封闭操作中,脉冲Er:YAG激光照射和慢速1/2#球钻、高速锥形细金刚砂针机械扩大窝沟开口所获得的封闭剂渗透能力较传统封闭方法增强,脉冲Er:YAG激光照射可以代替慢速1/2#球钻或高速锥形细金刚砂针进行窝沟封闭前的釉质预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Er:YAG激光应用于年轻恒牙窝沟封闭术,比较封闭剂的总保留率。方法:选择6~9岁、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窝沟形态复杂的儿童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A组儿童对照侧实验牙应用金刚砂车针行釉质成形术,酸蚀,涂布窝沟封闭剂,实验侧实验牙应用Er:YAG激光行釉质成形术,涂布窝沟封闭剂;B组儿童对照侧实验牙处理同A组,实验牙应用Er:YAG激光行釉质成形术,酸蚀,涂布窝沟封闭剂。术后让受试儿童对治疗评分,定期随访,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63.3%的受试儿童愿意主动选择激光治疗。3、6个月复诊时,两组封闭剂的总保留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12、18个月复诊时,封闭剂材料总保留率:激光+酸蚀剂组>传统车针组>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是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的治疗方式,Er:YAG激光应用于恒牙釉质窝沟封闭时需要配合使用酸蚀剂,增强封闭剂固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和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有关EST与CST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10年。在严格筛选资料和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8篇相关文献,最终有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EST组术后1年新龋发生率与CS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5,95%CI(0.10,2.05)],其它时期防龋效果及3年封闭剂保存率均优于C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7,95%CI(1.91,3.7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防龋效果优于普通窝沟封闭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牙面处理技术对窝沟封闭边缘密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离体牙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牙面预备技术对窝沟封闭后边缘密合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宜的牙面预备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颗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A组,传统杯刷清洁(CST);B组,窝沟釉质成形术(EST);C组,非创伤性充填(ART);牙面处理后分别涂布窝沟封闭材料。将实验标本浸于罗丹明B溶液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标本微渗漏深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封闭剂与牙釉质结合处的超微结构。结果:EST组所产生的微渗漏深度最低,其次是ART组,对照组所产生的微渗漏深度最高。扫描电镜下,EST组中窝沟封闭剂与牙釉质之间渗透性好,ART组和对照组中窝沟封闭剂与牙釉质之间渗透性较好。结论:研究表明不同牙面处理技术对窝沟封闭边缘密合性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ART技术与CST技术相似,封闭剂与牙釉质的边缘密合性较好,为ART技术应用于窝沟封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 EST)与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 CST)封闭剂的保存率及临床疗效。 方法:以EST及CST分别封闭下颌第一恒磨牙80颗,随访2年,观察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E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数69颗,封闭剂保存率86.3%;C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数51颗,封闭剂保存率63.7%。结论:EST较CST能明显提高封闭剂保存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与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cup-shaped brush sealant technique,CST)的封闭剂保存率。方法 60名6~7岁儿童采用半口对照法,研究对象左右两侧第一恒磨牙分别采用不同的窝沟封闭术。追踪观察2年,记录封闭剂的保留情况。结果 EST组与CST组的封闭剂全部保存率在术后半年和1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半EST组为90.52%、CST组为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9,P=0.012);术后2年EST组为87.50%、CST组为7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8,P=0.006)。结论从长期临床效果看,EST的封闭剂保存率高于CST。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Tetric N-Flow流动树脂应用于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64名6~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口对照法,对每位儿童的口腔左右上下第一恒磨牙分别进行EST,其中一侧使用Tetric N-Flow流动树脂,另一侧使用Helioseal F窝沟封闭剂,临床追踪观察2年,记录材料的保留、脱落情况及龋病发生情况,统计学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在封闭术后半年和1年,两组材料的保存率和龋病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封闭术后2年,Tetric N-Flow流动树脂组与Helioseal F窝沟封闭剂组的材料全部保留率分别为91.80%和80.33%,龋病发生率分别为2.46%和9.8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etric N-Flow流动树脂进行EST的远期效果优于常用的传统窝沟封闭剂,Tetric N-Flow流动树脂是一种良好的窝沟封闭材料,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窝沟釉质成形术和常规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6. 0 ~8. 5岁牙齿健康儿童50人,共82对第一恒磨牙(同颌的左、右侧第一恒磨牙为1对),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右侧第一恒磨牙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A组),左侧第一恒磨牙用常规窝沟封闭术(B组). 封闭术后1年、2年、3年后复查,评价两种窝沟封闭术的疗效. 结果 封闭术后1 年、2 年、3 年龋病发生率 A 组分别为2. 5%、3. 9%、5. 7%,B组分别为2. 5%、10. 4%、15. 7%,2组封闭术后2年和3年的龋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和常规窝沟封闭术相比,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对预防儿童龋病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ST)与普通窝沟封闭术(CST)防治龋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患儿的左下颌第一恒磨牙进行EST(EST组),右下颌第一恒磨牙进行CST(CST组),术后1、2、3年复查,对比观察两组龋病发生和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 126例患者获得3年以上随访。EST组1、2、3年的龋病发生率分别为:0.73%、2.38%、3.97%;CST组1、2、3年的龋病发生率分别为:1.59%、3.97%、8.73%。EST组1、2、3年的封闭剂保存率分别为:94.4%、91.3%、86.5%;,CST组1、2、3年的封闭剂保存率分别为:91.3%、81.7%、65.1%;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在降低龋病的发病率及提高封闭剂的保存率方面均优于CST,推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