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31篇
  免费   1473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耳鼻咽喉   430篇
儿科学   424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1263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5641篇
内科学   3625篇
皮肤病学   839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1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2198篇
综合类   11800篇
预防医学   2915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5165篇
  43篇
中国医学   4026篇
肿瘤学   610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712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1599篇
  2013年   1665篇
  2012年   2240篇
  2011年   2395篇
  2010年   2180篇
  2009年   2198篇
  2008年   2458篇
  2007年   2263篇
  2006年   2209篇
  2005年   2289篇
  2004年   1755篇
  2003年   1668篇
  2002年   1478篇
  2001年   1410篇
  2000年   974篇
  1999年   975篇
  1998年   931篇
  1997年   908篇
  1996年   782篇
  1995年   720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385篇
  1991年   393篇
  1990年   320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酯化还原前后的理化特性,并探讨其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癌HepG2细胞脂质堆积活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EFPA)的均一性和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FPA和酯化还原后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EFPA-R)的单糖组成;采用油酸(OA)处理HepG2细胞诱导建立脂质蓄积模型,不同浓度EFPA与EFPA-R(10、30、100、300 μg·mL-1)分别和OA共同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存活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情况,并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EFPA为成分均一的多糖组分,分子量为125.8 kDa,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1.7∶7.4∶1.4∶1.8∶1.0,葡萄糖占比最大,EFPA-R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8∶10.6∶2.1∶1.0;在10-300 μg·mL-1范围内,EFPA和EFPA-R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作为给药浓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中TC、TG含量显著升高(P < 0.01),细胞内红色脂滴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EFPA可显著降低细胞中TC、TG含量(P < 0.01),明显减少细胞内红色脂滴(P < 0.05或P < 0.01),EFPA-R干预后细胞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EFPA可明显改善HepG2细胞脂质堆积情况,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而半乳糖醛酸(GalA)的存在可能是其抑制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小腿下端1/3部位,多见于内踝、足靴区及胫前,病程较长,愈合较为缓慢,且表现出反复发作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除积极治疗之外,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护理也至关重要。随着伤口护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文章就近年来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特点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穿刺引流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方法将7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2例行穿刺引流,对照组43例行剖腹探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穿刺引流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若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可行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7.
8.
习洋  陶泽璋 《疑难病杂志》2020,(2):207-211,216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感染性鼻部疾病,病理分型主要分为Th2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Th1细胞介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非ECRS)2种表型。欧洲国家CRS患病人群主要表现为ECRS,而随着亚洲国家的急剧工业化发展,其ECRS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E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改善或存在复发的风险。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种非B、非T的新型淋巴细胞,与Th2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文章就ILC2s在E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EC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214-216
目的对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NO、IL-10、IL-17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0例患者以艾普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180例患者以艾普拉唑+铋剂+两种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NO、IL-10及IL-17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NO、IL-10及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鸡蛋內壳膜与黑木耳蜂蜜白糖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3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鸡蛋內壳膜组和黑木耳白糖蜂蜜组,各18例,鸡蛋內壳膜组采用碘伏消毒后覆盖鸡蛋內壳膜,黑木耳蜂蜜白糖组用碘伏消毒后涂黑木耳白糖蜂蜜,结果 鸡蛋內壳膜组褥疮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83%,黑木耳蜂蜜白糖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黑木耳白糖蜂蜜治疗压疮的效果优于鸡蛋內壳膜组,疗效确切,疗程短,是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