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17篇
  免费   6058篇
  国内免费   5039篇
耳鼻咽喉   447篇
儿科学   1878篇
妇产科学   947篇
基础医学   14781篇
口腔科学   1489篇
临床医学   7195篇
内科学   11419篇
皮肤病学   1205篇
神经病学   4575篇
特种医学   15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3754篇
综合类   15271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557篇
眼科学   1208篇
药学   8046篇
  6篇
中国医学   1991篇
肿瘤学   899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699篇
  2022年   1341篇
  2021年   2193篇
  2020年   1987篇
  2019年   1952篇
  2018年   1828篇
  2017年   2082篇
  2016年   2403篇
  2015年   2503篇
  2014年   3927篇
  2013年   5182篇
  2012年   4274篇
  2011年   5249篇
  2010年   4163篇
  2009年   4248篇
  2008年   4494篇
  2007年   4893篇
  2006年   4610篇
  2005年   4418篇
  2004年   3972篇
  2003年   3482篇
  2002年   3026篇
  2001年   2696篇
  2000年   2293篇
  1999年   1891篇
  1998年   1689篇
  1997年   1425篇
  1996年   1066篇
  1995年   957篇
  1994年   748篇
  1993年   532篇
  1992年   457篇
  1991年   392篇
  1990年   351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231篇
  1987年   184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273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51篇
  1982年   145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中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related gene,HR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共9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患者进行了血液标本HRR检测,53例患者进行了组织标本HRR检测,40例患者同时行血液和组织的HRR基因检测,收集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在79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中发现10例(12.6%)有临床意义HRR突变,在53例患者组织标本检测中发现9例(17.0%)有临床意义HRR突变。40例同时行血液和组织的HRR基因检测患者中常见的有临床意义HRR突变为CDK12突变4例(10.0%)、ATM突变3例(7.5%)、BRCA1突变2例(5.0%)。13例有临床意义HRR突变患者中常见共存突变为TP53突变10例(76.9%)、APC突变5例(38.5%)、PIK3CA突变4例(30.8%)。4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血液和/或组织中有临床意义HRR突变,27例患者血液和组织中均无任何临床意义HRR突变且两组相比,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为6.17(2.24~11.52),而未携带HRR突变组TMB为0.4(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组织检测中7例HRR有临床意义的突变,33例无HRR突变,血液检测中10例HRR有临床意义的突变,30例无HRR突变,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333(P=0.031)。结论:携带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TMB更高,血液和组织检测HRR突变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鉴定与丹参酮合成相关转录因子AP2/ERF家族中SmERF108转录因子,并分析转录因子SmERF108的靶基因。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平台如NCBI、PFAM等分析SmERF108的序列特征;MEGA-X软件用于构建SmERF108与不同功能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树;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法鉴定SmERF10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SmERF108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和组织差异表达进行检测;利用酵母体系对SmERF108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探究并用酵母单杂技术确定其靶基因。结果 SmERF108具有典型的AP2/ERF保守结构域,属于ERF-B3亚组,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SmERF108与丹参中SmERF128、青蒿中AaERF2亲缘关系较近且保守基序分布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SmERF10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SmERF108基因在周皮中表达最高,且呈现周皮(R1)>韧皮部(R2)>木质部(R3)的规律;酵母自激活验证SmERF10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同时酵母单杂交确认其能与关键酶基因SmCPS1启动子结合。结论 鉴定到丹参中一个新转录因子SmERF108,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差异表达分析预测与丹参酮合成相关,分子互作初步证实靶基因为SmCPS1二萜环化酶。  相似文献   
4.
《Cancer cell》2022,40(8):835-849.e8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220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致病基因ATXN2异常等位基因中间重复个体的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针对2005—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收集的138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济失调家系的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方法进行动态突变检测,对携带ATXN2基因中间重复的个体进行临床表型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共检出163个家系(包含先证者和家系成员共203人)携带异常扩展的ATXN2基因CAG重复序列,其中93个家系中有107例的异常扩展等位基因重复次数在29~34次之间。在其中的20个亲子对中,父系遗传16个,异常等位基因的代间扩展增加0~28次,母系遗传4个,异常等位基因的代间扩展增加0~4次。结论对于临床拟诊SCA2家系患者,需对其亲代或成年子代个体进行ATXN2基因检测,以免漏诊。动态突变基因检测有助于识别中间重复的个体,对明确家系致病基因和遗传咨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Vitamin D is essential in the host defense against tuberculosis (TB). Suboptimal vitamin D status is common in the hemodialysis population. Hemodialysis patients have an increased risk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LTBI in this population remains unclear.Materials and methods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etween March and May 2017.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IGRA) through 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was used to assess LTBI. Plasma 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25-OHD)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Elecsys Vitamin D Total assay. Suboptimal vitamin D levels included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20–29 ng/mg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20 ng/mL. Predictors for LTBI were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 287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The suboptimal vitamin D level was 31.4% (90/287), which including the vitamin D deficiency was 13.9% (40/287). A total of 49.1% (141/287) people received nutrition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he prevalence of IGRA positivity in this study was 25.1% (72/287).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or the proportion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mong the IGRA-positive and IGRA-negative groups (p = 0.789 and 0.496, respectively).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age >65 years old (odds ratio (OR), 1.89; 95% CI, 1.08–3.31; p = 0.026) and TB history (OR, 3.51; 95% CI, 1.38–8.91; p = 0.008)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GRA positivity.Conclusion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report that vitamin D deficienc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IGRA positivity in a hemodialysis population. Aging and TB history were both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LTBI.  相似文献   
7.
8.
9.
10.
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参与基因调控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RNA。miR-149作为miRNAs的重要成员,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凋亡、耐药、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miR-149有望成为新一类抗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