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73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1篇
  5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taneous leiomyomas are rare benign smooth‐muscle tumors. These lesions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ir cell of origin and are subclassified as pilar leiomyoma, angioleiomyoma, and genital‐type leiomyoma. Nipple leiomyoma is the least common genital‐type leiomyoma, arising from the dartoic muscle cell of the nipple. Hist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lesion is necessary for definitive diagnosis, and these uncommon tumors can pose a diagnostic challenge. We describe herein a series of six nipple leiomyomas with a spectrum of histologic appearances.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瘤消胶囊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P、E2、LH及F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为异常阴道出血临床精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06月—2020年0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实验组设为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无异常阴道流血子宫肌瘤患者。根据第9版教科书年龄18-43岁定为育龄组;44-54岁定为绝经过渡期组(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1〕)。 应用Excel双录入,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R×C列联表卡方检验、四格表卡方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分别得到OR值与相应95%的可信区间。在此模型中,OR值>1认为是危险因素,OR值<1认为是保护因素。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双侧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将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相关的33项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得出,月经周期异常、肌瘤位置(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癌、核分裂像>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2.子宫肌瘤异常阴道出血核分裂像>5个与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1. 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改变是子宫肌瘤患者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2.月经周期异常、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个是子宫平滑肌瘤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3.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得知,月经周期、肌瘤位置、肌瘤大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均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平滑肌瘤;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The advent of endoscopic techniques in the last decades has produced a change in the approach of the oesophageal leiomyoma.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explain our experience in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of the oesophageal leiomyoma.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alis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oesophageal leiomyoma operated on in our centre by the endoscopic approach between 2001 and 2004. There were two females and two males. All were symptomatic and pyrosis was the most frequent symptom. The preoperative study was an oral endoscopy and barium swallow. In all the cases enucleation was performed, two by thoracoscopy and two by laparoscopy approach. Results: The mean operating time was 230 min. No deaths or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there were no cases of conversion to open surgery either.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3.25 days (range 2–4 days). There was no case of recurrence. Conclusions: The enucleation is an easier procedure and constitutes the therapy of choice of the oesophageal leiomyoma. We think that muscle borders should be closed after enucleation and that biopsy is not indicated preoperatively.  相似文献   
5.
阴道壁平滑肌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壁有肌瘤的来源、误诊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65-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的病例7例。结果 7例术前均误诊,主要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等,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结论 阴道壁平滑肌瘤是临床少见的阴道壁良性肿瘤,易引起误诊,此病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The case of a 7-year-old girl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ed for 5 years with AZT and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is reported. Shortly before her demise she developed a pulmonary leiomyosarcoma and leiomyoma. Does prolonged survival in pediatric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econdary malignancie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02年10月26例食管平滑肌瘤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电视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3例,其中3例(2例胸膜腔紧密粘连,1例肿瘤无法定位)中转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经颈部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经食管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1例.26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平稳,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平滑肌瘤.随访2~73个月,平均32.3个月,无复发. 结论电视胸腔镜肌瘤摘除术可作为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食管粘膜肌层的平滑肌瘤,可考虑经食管镜切除.  相似文献   
9.
子宫阔韧带肌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子宫阔韧带肌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1例子宫阔韧带肌瘤CT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 1例均在盆腔内、子宫外显示肿块 ,CT表现 :实质性肿块 19例 ,边界清楚光整 16例 ,不甚清楚 3例 ,密度均匀 6例 ,平扫时与子宫肌密度相当 ,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与子宫肌强化基本同步 ,不均匀 13例 ,其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 (约相差 10~ 2 0HU) ,瘤内变性、坏死或液化区不明显强化或不强化 ;囊实性 2例 ;肿块位置较固定 ,大多在宫旁匍匐生长 ,与子宫位置密切相关 ,其最大径层面与子宫体中心层面基本保持一致 ;形态各异 ,呈条块状、哑铃分叶状及扁圆烧饼状共 15例 ,呈圆形、椭圆形6例。结论 子宫旁呈条块、哑铃分叶状及扁圆烧饼状的实质性或实质性为主的肿块是本病较为可靠的CT征象 ,CT对诊断阔韧带肌瘤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复发与恶性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复发与恶性转化。方法复习2例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及其复发恶性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变位于下肢和额部,肉瘤组织平滑肌标记阳性。结论少数病理诊断为皮肤平滑肌瘤的病例,虽然浅表且组织形态良性,但其生物学恶性潜能尚不能确定,部分病例复发后可转变为典型的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