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0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8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958篇
基础医学   77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6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166篇
综合类   180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9篇
预防医学   1317篇
药学   702篇
  7篇
中国医学   417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构建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MA)患者在孕早期流产危险因素列线图。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因稽留流产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职工医院治疗的孕妇125例为研究组,随机纳入同时期正常孕妇12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年龄、环境因素、动物接触史、叶酸使用、文化程度、流产情况、疾病史、激素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孕早期发生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R软件建立孕早期稽留流产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研究组孕妇年龄、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催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妇年龄(OR=1.809,P=0.003)、吸烟饮酒(OR=78.120、P=0.044)、职业暴露(OR=61.238,P=0.021)、T水平(OR=5.432,P=0.001)是孕早期发生MA的危险因素。PRL(OR=0.376,P=0.003)、E2(OR=0.258,P=0.016)、P(OR=0.396,P=0.005)是孕早期发生MA的保护因素。预测孕早期MA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C-index为0.912(95%CI:0.874-0.943)。结论列线图中孕妇年龄、环境因素、激素水平能较准确的预测孕早期发生MA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miR-200、miR-155及血管新生因子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URSA)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就诊的URSA患者作为URSA组、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绒毛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 miR)miR-200、miR-1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表达量及血清中VEGF、sFlt-1的含量,对miR-200、miR-155靶向结合VEGF、sFlt-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URSA组的绒毛组织中miR-200(1.78±0.32 vs. 0.91±0.15)、sFlt-1(1.87±0.35 vs. 1.06±0.21)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清中sFlt-1的含量[(12.39±2.31)ng/ml vs. (6.51±0.95)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绒毛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0.60±0.10 vs. 0.93±0.16)、VEGF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 vs. 1.02±0.16)及蛋白表达量(0.62±0.07 vs. 1.04±0.18)、血清中VEGF的含量[(601.25±94.39)ng/ml vs. (935.12±132.47)n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RSA组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00的表达量与血清中VEGF的含量、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绒毛组织中miR-155的表达量与血清中sFlt-1的含量和绒毛组织中sFlt-1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miR-200、miR-155分别靶向结合VEGF、sFlt-1基因的3’UTR。 结论 miR-200表达增多、miR-155表达减少与URSA发生有关,miR-200靶向VEGF、miR-155靶向sFlt-1是介导该过程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方法:妊娠≤49d孕妇199例,年龄26±5a,随机分A组89例,B组110例。2组均用米非司酮25mg,bid,3d,于d4,A组阴道后穹窿置卡前列甲酯栓1mg。B组米索前列醇po,600μg。结果:A和B组完全流产率各为83%和93.6%,经X2检验,P<0.05;胎囊排出时间,A组4±5h,B组3±6h,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抗早孕效果优于配伍卡前列甲酯。  相似文献   
5.
桂建伟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30-1431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08例停经时间≤49d,尿β-HCG阳性,经超声检查为宫内妊娠,试行药物流产后出血≥14d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果 108例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患者中7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不全流产占67.59%。结论 药物流产后长时间出血的患者中,最主要原因为不全流产,其次为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6.
7.
自然流产患者滋养细胞肝素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昌东  归绥琪 《上海医学》2004,27(7):491-493,F003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患者滋养细胞肝素表皮生长因子 (HB EGF)的表达及其与滋养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关系。方法 选择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者各 2 0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滋养细胞HB EGF和PCNA的表达。结果 HB EGF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均有表达 ,部分流产滋养细胞不表达。自然流产患者滋养细胞HB EGF和PC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妊娠者 (P <0 .0 1) ,成正相关 (r =0 .4 5 4 ,P <0 .0 1)。结论 HB EGF的表达和滋养细胞增殖相关 ,HB EGF下降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简称人流)是各种避孕失败的主要补救措施,目前早孕妇女人流的主要方式有吸刮术与药物流产两种。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黄河医院意外早孕妇女选择人流方式意向的临床调查研究,探讨现阶段该两种人流方式的可接受性,结果:1000例早孕妇女中选择药物流产(简称药流)者666例(66.6%),吸刮术者334例(33.4%)。本组选择人流方式的理由,其中519例(51.9%)认为药流痛苦少,占第一位,认为手术干脆而选择吸刮术的217例(21.7%),占第二位,其它依次为吸刮术费用低、药流不必手术、吸刮术流产完全、药流不需请假、吸刮术出血时间短、药流安全、吸刮术副作用少、药流保密。药流是近年来使用的流产新方法,本组研究资料及意向选择只反映现阶段早孕妇女的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 medically induced abortion (MA) on birth weight in the first subsequent pregnancy. METHODS: Pregnant women who had had a MA, a surgical abortion (SA), or primigravidas with no history of abortion (NA), were recruited for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etween July 1998 and February 2001. The sample for the present analysis included 12995 singleton live births at term. RESULTS: The overall incidence rate of low birth weight (LBW) was 1.0%. The rates of LBW in the MA, SA, and NA groups were 1.0%, 0.9%, and 1.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BW rates between the MA and SA groups, neither between the MA and N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MA on birth weight, and we found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of LBW and MA. CONCLUSIONS: We did not fi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history of one medically induced abortion and LBW for the first subsequent term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0.
79例人流术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海音  杨红英 《云南医药》1995,16(3):187-188
79例人流术后支原体感染分析陆海音,杨红英,周曾娣,张明秋,汤国民Analysisofkycoplasmasinfectionsin79womenwithinduceiabortionLuHai-yin,yangHong-yin,ZhouZen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