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7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1235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596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443篇
综合类   1090篇
预防医学   25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78篇
  2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2.
谢德胜  谢玉桃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499-1502
目的:了解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设4组大鼠,分别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加内毒素(LPS),D-GaLN加PAF,D-GaLN加LPS加PAF受体拮抗剂及生理盐水,诱导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测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肝、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注射D-GaLN大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比生理盐水组升高10倍以上,差异有显著性,病检有肝细胞坏死。注射PAF或LPS组与PAF受体拮抗剂组或生理盐水组比,肾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肾组织病检可见部分肾小管坏死。结论:PAF与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的急性肾衰有关;PAF可能参与了内毒素相关的肝肾综合征(HRS)的形成;PAF受体拮抗剂对HRS可能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21例有微血管病变和27倒无并发症的糖尿病人血小板功能,并与4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发现糖尿病人,尤其是微血管病变者血浆血栓烷素(TXB2)、第八因子相关抗原(VWF)浓度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做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2片段SZ21F(ab)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SZ21F(ab)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法修饰SZ21F(ab)2分子的亚氨基,以99^Tc^m-葡庚糖酸钠(GH)转换络合法进行标记。分别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ELISA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及生物活性。对3条肺动脉血栓和8条(包括上述3条)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比格犬模型进行显像研究。结果SZ21F(ab)2抑制ADP诱导的犬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聚集实验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49±1.88)μg/ml。ITLC法测得标记物的放化纯为90%~95%,ELISA测定结果表明标记后抗体保留了免疫活性。注射显像剂后1h,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均出现放射性浓聚。注射后3h,在体显像肺动脉血栓和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模型的放射性靶/本底(T/B)比值分别为3.03±1.18和3.51±0.62。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0.083%ID/g和0.076%ID/g。体外检测结果表明:肺动脉血栓与正常肺组织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12.8,后肢深静脉血栓与血液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5.2,与肌肉的比值平均为127.0。结论99^Tc^m-SZ21F(ab)2与人血小板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有潜在的血栓显像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不同浓度TPA诱发血小板聚集,观察20名正常人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显示:TPA从5ng/ml到10ng/ml之间,随着浓度的增加,血小板聚集率逐渐增加,最佳浓度为10ng/ml。当TPA浓度〉10mg/ml时,继续增加TPA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将不再升高,且于20mg/ml时出现明显的解聚现象。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食饵性高血脂对新西兰兔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去纤酶的调节作用,并动态观察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脂能引起兔的血小板数增加,粘附力增强,血液粘滞性增加,红细胞流动变慢,呈现高凝和低纤溶状态,且主动脉形成明显粥样斑块.去纤酶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力,降低血液粘滞性,呈现低凝和高纤溶状态,其主动脉粥样斑块亦明显减轻和缩小.提示去纤酶既能降低血脂又能降低血粘稠度,促进纤溶,起到抗凝及防止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ASA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血ASA、SA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ASA剂量与6-keto-PGF_(1α)抑制率呈正相关(P<0.01),而与TXB_2及PAgR抑制率无相关性(P>0.1);(2)本文采用HPLC内标法同时测定血ASA和SA浓度,结果准确,方法简便;(3)当口服小剂量ASA防治CI时,监测血ASA和SA以调整ASA用药剂量的临床价值并非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蛇毒溶栓素对实验动物血小板功能和血浆环腺苷酸含量的影响.(1)对血小板数的影响:给家犬以4 u/kg量静注1小时后,循环血的血小板数由药前130.44×10~9/L±50.02×10~9/L下降至60.20×10~9/L±20.50×10~9/L(P<0.05).(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猕猴和家兔分别按4 u/kg、8 u/kg量静注1小时后,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山药前的62.32±22.05%和43.66±10.60%下降至1.32±0.49%和4.95±1.96%;抑制率分别为97.50±1.75%和88.34±4.31%,与药前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3)对血小板cAMP含量的影响:猕猴和家兔以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定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药后1小时的含量65.43±31.35pmole/mg,32.25±15.43pmo1e/mg蛋白质,与药前12.02±0.95pmole/mg,4.25±3.13pmole/mg蛋白质相比有明显升高(P<0.001).  相似文献   
9.
Aura S. Kamiguti   《Toxicon》2005,45(8):1041-1049
For centuries snake venoms have been known to interfere with haemostasis and this is now known basically due either to toxins activating/inhibiting clotting factors, having effects on blood vessels or interfering with platelet function. In this short review, the interaction of one major group of toxins, the 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s, with platelets is considered. This is relev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haemorrhage induced by these toxins.  相似文献   
10.
Blood platelets in severely injured burned pati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nbelievable decrease of blood-platelet in the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kingrafting caused two patients to unexpected death. From the records of changes of platelet number, a certain ‘platelet curve’ was made. By observing the curve, our treatments of skingrafting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table period and from then on we had no death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