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EEG,BEAM,CT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动态观察 ,并与EEG ,BEAM ,CT等进行对比研究 ,以探讨TCD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指导的价值 .方法 :发病 2 4h内首次发病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 3例 ,于入院即刻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床旁TCD检查 ,在第 2 ,4 ,7d进行复查 ,入院当天进行EEG ,BEAM及CT检查 .门诊健康体检者 30人为对照组 .结果 :入院当天TCD异常率高于EEG ,BEAM及CT .入院当天病侧MCAVm降低 ,病侧ACAVm升高 ,分别与自身健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MCA流速不对称指数 (AI)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正相关 (P <0 0 1) ,与BEAM慢波相对功率值成正相关 (P <0 0 5 ) ,与α波相对功率值成负相关 (P <0 0 1) .动态观察病侧MCAVm逐渐恢复并出现流速增高 ,而病侧ACAVm随之下降 .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异常率高于BEAM ,EEG及CT ,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动态观察可发现血管再通情况 ,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P300地形图的方法,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手术前靶刺激P_3波波幅在额区降低,术后P_3波波幅较术前进一步降低,差异非常显著(F_z:P0.02,F_3:P<0.005,F_4:P<0.05)。提示术后近期内可出现脑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的脑电活动地形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无临床肝性脑病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脑电活动地形图(BEAM)检查,并与33例正常人作对照,以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20例肝硬化患者中,BEAM正常5例,轻度异常5例,轻 ̄中度异常5例,中度异常5例,总异常率为75%(15/20)。BEAM异常的分布特点以弥漫性分布为主要表现,主要为慢频域(δ.θ.δ+θ/α+β)活动增强,Z值增高,只有3例波及α频域。提示: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等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研究早期(发病1周以内)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及脑功能的影响。随机选择89例脑梗塞患者,分层随机抽样分为康复组49例,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 ̄(133)Xe吸入法测定脑血流量,检查脑电地形图。结果发现康复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77.5%。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量均明显改善,但康复组比对照组高(t=4.99,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为康复组明显改善。康复组脑电地形图改善率95.9%,对照组77.5%(X2=5.30,P<0.05)。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的恢复及脑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利用BEAM分析技术,以50例正常人为对照,用Z值概率差异地形图,对83例部分性与全面性发作的癫痫病人脑电背景活动的δ与θ不对称性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其它结果比较后显示,BEAM对癫痫病人的不对称性δ、θ的检出率达72%,较EEG目测分析敏感,其显示的病变区与EEG目测分析、CT、SPECT结果大多符合,可用作痫灶的定侧定位,亦有助于全面性癫痫与部分性癫痫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5例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观察高压的氧治疗前后临床、脑电地形图的变化及预后。结果:治疗组临床(GCS)、脑电地形图及预后经高压氧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高压氧能够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脑电地形图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45例脑炎患者的BEAM、EEG与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EAM的阳性率91.2%高于EEG81.2%与CT24.4%。提示在脑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早期,脑结构未明显受损,CT可无异常发现,而BEAM通过定量定位反映脑机能变化,因而在颅内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闭合性脑外伤脑电图变化与脑电地形图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学检查在闭合性脑外伤中的应用.方法:对123例闭合性脑外伤患者进行EEG和BEAM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56.9%,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部性慢波增多,BEAM异常率为70.7%,表现为θ或δ频带功率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高.结论:闭合性脑外伤的损伤程度与EEG的变化有良好的正相关性;闭合性脑外伤EEG和BEA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多次重复脑电学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41例年龄7—12岁右利健康儿童,头部选取5对(10个)样点,对各样点的功率和相对功率Ⅰ,Ⅱ的四个经典频带(δ,θ,α,β)进行几种数学转换,用正态性D检验法观察各参量转换前后的分布状态。结果,转换前,功率分布状态较差;而相对功率的参量原值近正态分布的情况较好,其中相对功率Ⅰ较相对功率Ⅱ更佳。而相对功率Ⅰ的X、log(X)和log(X/1—X)转换为最佳。就功率而言,log(x)转换最好,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各频带统计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北科生产DYD-2000型BEAM仪及软件,系统分析了23例婴儿痉挛症的EEG及BEAM的变化规律。结果:婴儿痉挛症的EEG波幅及频率均发生改变、典型高峰失律、慢波、棘波和尖波、波形参差不一,但有不规则的混合出现的棘-慢波和尖-慢波综合,而BEAM表现弥漫功率值增高、δ频带占绝对优势、θ频带增高次之、α频带及β频带功率值降低。双侧大脑半球各频带不对称、有明显的偏离度,SD>3级以上。结论:EEG和BEAM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对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