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74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982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513篇
  4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前列腺慢性炎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感染因子、尿液返流、代谢综合征、衰老过程和自身免疫应答在内的几种刺激,通过相应分子途径引起前列腺免疫细胞的组织定位和组成成分发生广泛改变,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调,之后引发的组织损伤和缓慢愈合,导致了BPH发生和进展。本文通过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前列腺免疫细胞在病理生理机制层面与前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抗炎药物对BPH-LUTS的干预作用,以其为BPH-LUTS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3.
4.
Saper  J.  Dahlof  C.  So  Y.  Lines  C.  樊慧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1-51
目的:评价罗非考昔和布洛芬在急性偏头痛治疗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罗非考昔对于单次偏头痛发作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本研究旨在验证罗非考昔在单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在急性多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临床资料。布洛芬被作为对照的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分别对成年偏头痛患者(n=783)的一次偏头痛发作给予以下治疗:罗非考昔(25mg或50mg)、布洛芬400mg或安慰剂。患者可选择纳入为期3个月的延伸试验阶段。结果:在单次发作期,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患者2h后的头痛缓解率分别是59.4%、62.2%和57.7%,而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只有30.5%(与安慰剂组相比较,P〈0.001)。据统计,其余指标也显示出有效的药物治疗显著优于安慰剂。在延伸试验阶段,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偏头痛患者2h后的平均头痛缓解率分别是61.8%,65.4%和59.3%。服用罗非考昔50mg患者的平均24h持续头痛缓解率(52.0%)较服用罗非考昔25mg(47.8%,P〈0.050)或布洛芬400mg(39.0%,P〈0.010)的患者明显。在单次发作阶段,与安慰剂组患者(27.8%)相比,罗非考昔50mg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升高(37.8%,P〈0.050),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尽管随机试验已经表明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可增加心血管风险,但对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方法和结果:我们从1990年始,对基线70971名妇女(年龄44~69岁,排除已知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者) 进行了为期1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对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对这些人选  相似文献   
6.
三苯氧胺(TAM)是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适用于各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近年来随着对TAM实验与临床的深入研究,发现大剂量的三苯氧胺(简称HD-TAM)在组织中的浓度为血清中的10~60倍,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肝和肺,此外在胰腺、胰腺肿瘤、乳腺癌及其转移组织中的浓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可有效地治疗炎症,同时避免或减轻由于抑制COX-1而导致的毒副作用。有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寻找临床评价好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当前非甾体类抗类药物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广泛应用于肌肉、骨骼疼痛及其它疼痛性疾病,其中阿斯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大肠癌的应用近年日益增多,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一类药物,然而这类药物有不少不良反应,涉及肝、肾、皮肤及胃肠道,其中以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NSAIDs胃肠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对1996年1月~2005年5月近10年来收治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378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比较明显的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以及胃酸分泌过多。另外,遗传因素和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等因素也可引起此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