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787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962篇
  2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8个厂家74批次丹参片中6种酚酸类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1 mL·L~(-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4 min,6%B→23%B;14~20 min,23%B→39%B);柱温:25℃;样品管理器温度:4℃;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进样量分别在0.203 1~8.125 0,0.020 8~0.832 0,0.087 9~3.516 0,0.085 3~3.412 0,0.125 8~5.034 0和0.125 4~5.015 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99.6%,99.5%,98.7%,99.3%和98.9%,RSD值分别为0.49%,0.79%,0.48%,0.92%,0.40%和0.8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丹参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醛糖还原酶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转染组,后两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构建含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iRNA的质粒并利用慢病毒转染入转染组大鼠体内。造模后4周、8周、12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造模后9周,禁食6 h,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造模后12周,处死全部大鼠后,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情况,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醛糖还原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表达,RT-PCR检测视网膜中Bcl-2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造模后4周、8周、12周,转染组和模型组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造模后12周,转染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4周、8周、12周,各组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转染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大鼠在口服葡萄糖后30 min时,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120 min时分别下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的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指数、醛糖还原酶活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且转染组均高于模型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转染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结合受体后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元凋亡,进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高表达醛糖还原酶相似基因的细胞株。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醛糖还原酶相似基因导入HepG2细胞,建立稳定表达该基因的细胞株,采用PCR,RT-PCR等方法鉴定醛糖还原酶相似基因在HepG2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高表达醛糖还原酶相似的转染细胞株。  相似文献   
4.
甘西鼠尾与丹参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伟燕  黄晓芬  葛发欢 《中药材》2003,26(6):409-4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藏甘西鼠尾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含量,并与丹参作比较。结果表明,西藏甘西鼠尾中上述成分含量比丹参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滑膜炎颗粒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原儿茶醛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原儿茶醛在0.1005~1.005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为0.72%。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控制滑膜炎颗粒剂的质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爱宝疗液敷贻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情况,肯定了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抗醛糖还原酶(AR)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与本室制备的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ARL-1)mAb进行比较。方法:经RT-PCR获得AR基因,将基因插入pGEX-4T-1(His)6C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His)6C-AR,以重组质粒转化E.coliRosetta诱导表达GST-AR蛋白。以纯化的GST-AR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应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Ab进行筛选和鉴定。使用Clustalx和Antheprot软件,比较AR与ARL-1的同源性,表达GST-dAR[80~142氨基酸(aa)],与ARL-1差异较大;并分析AR的抗原性,表达GST-dA1(1~79aa)、GST-dA2(80~99aa)、GST-dA3(111~142aa)、GST-dA4(143~316aa)。利用AR全长及截短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制备的抗AR mAb识别AR抗原的部位。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AR mAb的杂交瘤细胞系ARB3、AR7B3G4和ARF10。3株抗GST-AR的mAb均为IgG1(κ型),腹水mAb效价为1∶4×105,细胞培养上清mAb效价为1∶1×104,3株mAb均可与胎盘组织中的AR蛋白起反应,而与GST-ARL-1和GST蛋白无交叉反应。它们分别为抗GST-dA1、GST-dA3和GST-dA4蛋白的mAb。结论:成功地制备了3株特异性抗AR mAb,可分别识别AR的1~79、111~142、143~316位氨基酸。将它们与抗ARL-1mAb联合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AR与ARL-1蛋白的功能,并为深入探讨AR、ARL-1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知母对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建立一种适用于筛选中草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模型。方法:大鼠12只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知母组、阳性药物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知母水提液、依帕司他水溶液灌胃。采用“通法”给药方案制备含药血清,部分血清经过丙酮预处理。将知母水提液和含药(知母)血清分别加人体外建立的以DL-甘油醛为底物、NADPH为辅酶的醛糖还原酶活性测定体系。结果:丙酮处理过的空白血清较未处理的空白血清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知母水提液对醛糖还原酶抑制率达99%,含药(知母)血清对醛糖还原酶抑制率达67%。结论:运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建立的筛选模型能有效、可靠的进行中草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杨昭玲 《吉林医学》2006,27(12):1482-1482
大部分晚期胃癌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差.体质差.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因此研究有效而副作用小的化疗方案甚为重要。文献报告5-氟尿嘧啶(5-Fu)的细胞毒作用可被醛氢叶酸钙(CF)增强,与顺铂(DDP)有协同作用。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三者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用氟尿嘧啶。1997年2月-1999年2月,我们用5-Fu+CF+DDP治疗晚期胃癌20例,疗效较满意,耐受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21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天惠  刘驯炎 《癌症》1994,13(6):518-519
用ELF(CF/5-Fu及Vp-16)方案治疗均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21例,其中术后辅助性化疗4例,可评价17例,结果CR3例,PR6例,总有效率52.9%,同在存活最活最长30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化疗主要毒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对肝、肾、心功能无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