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确定金属物质是否会引起热积聚,损伤内脏局部组织,以明确恶性肿瘤热疗的适用范围。方法 家猪麻醉后腹部切开,植入金属夹和金属吻合钉,给予深部热疗。内生场热疗系统Ⅰ号机220V,500MA;Ⅱ号机220V,600MA,加温20分钟。金属区域、深部组织、直肠置热电偶测温探头,每分钟测温1次。结果 植入金属部位温度较肛温高3~7℃,较深部组织温度高2~6℃,脏器局部组织受损。结论 体内金属物质明显聚热损伤内脏组织,不宜行热疗。  相似文献   
2.
全屏蔽同轴微型热电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研制全屏蔽同轴微型热电偶的过程,它包括了溅射、电泳漆、真空镀膜等工艺,这在国内是首创。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温度测量多为环境测量,无法准确测量胚胎发育温度和幼体发育温度。 目的:研究基于AD595芯片的医学动植物实验用热电偶测温装置的设计方案。 方法:实验设计包括信号的输入模块,信号的放大模块和信号的显示模块。信号由接插件端口送至AD595进行电阻电容网络去噪后送给AD620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数模转换后送给单片机,最后通过3位8段码LED进行显示。 结果与结论:缝入动物体内的K型热电偶可以精确测量出胚胎发育温度和幼体发育温度。实验发现大明虾孵化温度为20~ 22 ℃有利于雌性化。采用AD595芯片设计的热电偶测温电路方案切实可行,效果稳定。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和误差,便于软件的升级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传导法测量组织表浅血流量具有灵敏、方便、无创和能够连续测量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表浅血流量仪的结构、测量原理及其探头的制作和校正程序,还提出了该仪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6.
为了优化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的温度监测,使温度感应更准确、更灵敏,以铜-康铜热电偶(Copper-CuNithermocouple,TC)作为温度监测器件,对TC感应温度的平均值和实际温度进行比较,并测得TC的温度响应曲线,分析TC安装的深度、TC孔径和消融电极的材质等对温度感应的影响。结果显示,TC安装在消融电极TC孔的深度为3.5 mm时,在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综合性能上要优于安装深度为2.5 mm和3.0 mm;在实时性方面三者差别不大。当TC分别安装在TC孔径为0.44、0.42和0.33 mm对热源进行监测时,TC在孔径为0.33 mm中的感应温度准确性和实时性,均优于其它孔径。在材质方面,铂金的温度响应曲线比不锈钢的陡,而感应温度的准确性并无明显差别。在安装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的温度监控器件时,要使温度监控器件贴近热源,同时选择热导率更高的铂金消融电极作为安装电极。  相似文献   
7.
电磁场中热电偶测温的热传导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热疗过程中通常采用热电偶进行温度监测。在排除了较大的电磁干扰误差后,热传导误差(ThermalConductionErrors)是热电偶探头在电磁加热场中测温时的主要误差来源。本文论述产生热传导误差因素,指出使用低热传导性材料、避免焊点过大、避免较大温度梯度等措施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相似文献   
8.
控制系统采用新型的电子芯片P89LPC932、MAX6694,设计了功能强、稳定性高的控制系统。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基本硬件组成、系统功能以及软件框架。  相似文献   
9.
从TC线插入消融电极TC孔的深度和TC孔的直径两方面分析了其对温度感应的影响;对比不同公司的产品温度感应精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癌复合治疗仪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胃肠道癌化疗法提出的复合治疗的新方法,设计了智能化的实时测控系统,实验证明系统的实时性好,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