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灰阶超声鉴别良恶性胸肌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在鉴别良、恶性胸肌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43枚乳癌患者的胸肌淋巴结,其中16枚为转移性胸肌淋巴结、27枚为非转移性胸肌淋巴结;另有19枚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胸肌淋巴结和22枚正常者的胸肌淋巴结作为对照组.使用仪器为HDI-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5~12MHz宽频控头.运用超声测量胸肌淋巴结的长径、轮廓形态、长径-厚度比、髓皮质厚度比,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肌淋巴结的参数,比较良、恶性胸肌淋巴结在形态学上差异.结果:良、恶性胸肌淋巴结的长径、轮廓形态、髓皮质厚度比无显著性差异;恶性淋巴结长径-厚度比(1.7±0.4)明显低于良性淋巴结(2.0±0.5),P<0.05.结论:灰阶超声在鉴别良、恶性胸肌淋巴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牙片中骨量与灰度的关系及灰阶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较小厚度范围内颌骨、金属铝在X片上的灰度水平与厚度变化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数字减影牙片中以金属铝制成均匀楔形灰阶,代替传统金箔制成的台阶式灰阶.  相似文献   
3.
叶古祥  杨力  姜伟庆  宋晔 《上海医学》2003,26(2):150-151
精确地评判下肢慢性静脉病患者静脉返流的部位及程度 ,对选择手术患者及决定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静脉造影及双功彩超是临床主要的评判方法 ,但对双功彩超评判静脉返流程度的参数目前尚存在争论。本研究采用在通术前灰阶血流成像 (B Flow)技术探测静脉返流指数 ,客观地评价B Flow技术评判下肢静脉返流的价值。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自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在我科住院的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患者 4 4例 ,男 2 4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为 (5 1.6± 10 .5 )岁。其中左下肢病变 2 2例 ,右下肢病变 2 0例 ,双下肢同时病变 2…  相似文献   
4.
超声多普勒技术在卵巢肿瘤诊断上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之一 ,其中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道癌瘤中占第三位 ,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由于卵巢恶性肿瘤Ⅰ、Ⅱ期患者治疗后 5年生存率 (约 70 %~ 75 %)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 ( 5 %~ 15 %) ,因此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目前超声技术飞速发展 ,已成为诊断卵巢肿瘤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现将超声技术在诊断卵巢肿瘤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1 二维灰阶超声1972年Kratochwil[1] 首先用经腹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transabdominalsonography ,2D TAS)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软组织上皮样肉瘤临床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7例软组织上皮样肉瘤患者,女10例(58.8%),男7例(41.2%),年龄28~63岁,平均(44.29±11.40)岁,复发9例(52.9%),原发8例(47.1%),均为扪及质硬肿块就诊,2例(11.8%)伴溃疡。灰阶超声:8例为单发(47.1%),9例为多发(52.9%),远端型12例(70.6%),近端型5例(29.4%),多发者包块均位于同一部位,呈融合状,且超声表现相同。同时累及皮肤皮下层2例(11.8%),仅累及皮下层5例(29.4%),仅累及肌层5例(29.4%),同时累及皮肤、皮下层及肌层5例(29.4%),均表现为弱回声团块,团块最大径线0.8~15 cm,平均(6.36±4.02)cm,边界不清楚12例(70.6%),形态不规则15例(88.2%),内部回声不均匀16例(94.1%),伴液化13例(76.5%),伴钙化4例(23.5%)。CDFI示0级3例(17.6%),Ⅰ级4例(23.5%),Ⅱ级3例(17.6%),Ⅲ级7例(41.2%)。结论软组织上皮样肉瘤多发生于中青年,易复发,临床表现为软组织质硬包块,部分皮肤伴溃疡,好发于四肢,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弱回声团块,边界多不清楚,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常伴液化,偶伴钙化,血流信号较丰富。掌握其临床及超声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45例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开展二维灰阶超声和高频彩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分析高频彩超扫描图像。结果:二维灰阶超声对肌肉软组织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0.00%(36/45),高频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5.5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肌肉软组织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及时发现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灰阶血流显像(BFI)技术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对照组每晚服用相同剂量安慰剂(面粉)。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用超声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和BFI技术对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检出率。结果治疗后超声检查,治疗组IMT及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减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BFI技术后斑块检出率高于CDFI技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确切,BFI技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倩 《吉林医学》2015,(6):1178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分析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诊断及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相对于灰阶超声诊断法而言,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判断甲状腺良、恶病变方面准确度更高。若进行联合诊断,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率。结论:两种超声诊断法联合后,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GSM)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n=28)和非脑梗死组(n=199); 收集首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及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指标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GSM)、斑块体积(Plaque volume,PV)、斑块厚度(Plaque thickness,PT); 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超声指标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效能。结果 脑梗死组合并冠心病的比例(35.71% vs 19.09%)及空腹血糖[(7.37±1.32)vs(6.82±0.85)mmol/L]、餐后2 h血糖[(13.16±3.52)vs(11.97±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ype A1C,HbA1c)[(7.03±0.98)vs(6.55±0.33)%]、总胆固醇[(5.98±1.13)vs(5.41±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42±0.65)vs(3.05±0.40)mmol/L]、尿酸[(360.01±76.87)vs(320.15±80.55)mmol/L]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的GSM[(35.24±6.92)vs(41.93±11.82)]均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PT,PV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DLC,HbA1c、颈动脉斑块GSM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6.073、4.205、0.852(P<0.05)且四项指标单独或联合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具有预测价值,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初诊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GSM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GSM联合实验室指标LDL-C,HbA1c能够进行脑梗死发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应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vascular plaque quantification, VPQ)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行性并观察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采用三维超声检查患者的双侧颈动脉, 对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采用VPQ测量颈动脉斑块的灰阶中位数(gray scale median, GSM)及其他血管参数。根据斑块的GSM, 分为低GSM组(GSM < 40)和高GSM组(GSM≥40),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斑块特征, 分析斑块的稳定性。根据患者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 将患者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2年时颈动脉斑块GSM及其他血管参数的变化。结果: 共入组120例患者, 其中男性79例, 女性41例, 平均年龄(65.39±9.11)岁。低GSM组31例, 高GSM组89例。低GSM组管腔的狭窄程度更重(面积狭窄率41.32%±21.37% vs. 29.79%±17.16%, P < 0.05)。低GSM组的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 NWI)显著大于高GSM组(0.61±0.14 vs.0.52±0.12, P < 0.01), 观察了77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 其中男51例, 女26例, 年龄(64.96±9.58)岁, 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n=56)和非他汀组(n=21)。与基线相比, 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体积、面积、管腔狭窄度、GSM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年随访时, 他汀组的GSM增加[中位数10.00(2.00, 28.00)], 而非他汀组的GSM减低[中位数-7.00 (-11.00, 5.5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他汀组的颈动脉斑块体积无明显增加, 而非他汀组的斑块体积略增加, 但两组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斑块体积增加[中位数0.00 (-30.00, 40.00) mm3, 非他汀组为30.00 (10.00, 70.00) mm3, P>0.05]。结论: 三维超声(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3DUS)的VPQ可测量颈动脉斑块的GSM, 低GSM(GSM < 40)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更重, 标准化管壁指数更高。VPQ观察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服用中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2年后斑块的灰阶中位数增加, 提示3DUS的VPQ技术可用来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