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39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篇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大气PM_(2.5)与气温交互作用对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居民逐日死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建立双变量响应曲面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探讨气温对PM_(2.5)死亡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2016—2017年期间浦东新区非意外总死亡共43 345例。大气PM_(2.5)日平均浓度39.1μg/m~3,日平均温度17.7℃,相对湿度75.0%。基础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死亡前1日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6%(95%CI:0.11%~1.01%)、0.49%(95%CI:-0.19%~1.18%)和0.22%(95%CI:-1.14%~1.60%),且男性和65岁以上人群中效应更显著。温度分层模型显示,中等温度时PM_(2.5)每增加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9%(95%CI:0.04%~1.14%)、0.51%(95%CI:-0.32%~1.35%)和0.51%(95%CI:-0.32%~1.35%);较高温度时,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别增加1.04%(95%CI:-0.60%~2.70%)和1.13%(95%CI:-1.40%~3.73%),效应约是较低和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4倍;在较低温度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增加1.05%(95%CI:-1.15%~3.30%),效应约是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倍。但气温与PM_(2.5)的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温对PM_(2.5)的死亡效应可能存在修饰作用,且在不同疾病别死亡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Cyprotex近日宣布将推出新型的有助于鉴别某些化合物的筛选服务,这些化合物是细胞色素P450 (CYP450)基于生理反应的抑制剂。对人体CYP450的抑制是引起药物交互作用的最普遍的生理反应之一;服用药物之后,药物新陈代谢的交互作用可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药物筛选初期对基于生理反应的CYP450抑制剂进行筛选能  相似文献   
3.
肾脏是人体负责钠排泄的重要器官,多巴胺由于其强大的抑制肾脏钠重吸收作用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的5个亚型均直接或间接通过与其他血压调节系统的交互作用,参与肾脏钠通道或血压的调节。现就多巴胺受体在调节机体血压和肾脏利钠、利尿作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身医学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旭东 《中国医刊》2004,39(3):53-56
1概述--什么是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一门以整体的人为对象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在人类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躯体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心身医学的外延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元担忧、情感表达与友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元担忧量表、情感表达量表和友善量表对170名工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性别对外向思维、友善易接近性和有益性有显著的影响;年级对友善的易接近性有显著影响;在情感描述不能和自我概念上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②元担忧对友善存在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对情感表达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情感表达对友善存在直接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打破元担忧恶性循环.增加情感表达,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对他人的友善表现。  相似文献   
6.
HLA-A26等位基因与银屑病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屑病HLA-A26等位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90例银屑病患者及同一地区的健康对照191例,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进行HLA-A26等位基因检测,对银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及与HLA-A等位基因间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1)受潮、感染、外伤、嗜酒、吸烟、食鱼虾、药物和精神紧张均为银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A-A26等位基因与银屑病呈显著正相关(P<0.001)。(3)HLA-A26等位基因与受潮、嗜酒和食鱼虾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论:HLA-A26等位基因似能增加受潮、嗜酒和食鱼虾发生银屑病的易患性。  相似文献   
7.
5.真菌感染 与细菌感染相反,真菌感染必须被彻底清除,并且在使用供体之前有治愈的证据。使用抗真菌药物可能导致受体显的肾损害、肝损害和/或药物交互作用。在为数不多发表的关于在肝移植后由供体导致的感染个例中,供体的真菌感染,常常由取器官之前没有被诊断出来的念珠菌或曲霉菌引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膳食纤维与不同蛋白质联用对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4种膳食纤维在两种蛋白来源下,对高脂血症大鼠生长、血脂、肝胆固醇、粪类固醇及胆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四种膳食纤维均可降低大鼠血清TC水平,尤以豆胶效果显著。②豆胶显著升高HDL-C/LDL-C。膳食蛋白为大豆蛋白时,豆胶、沙棘皮可显著升高血清HDL-C、HDL-C/TC。③豆胶显著减少肝胆固醇累积,两种沙棘皮与大豆蛋白联用降脂强于与酪蛋白共用。④蛋白来源显著影响粪类固醇的排出,纤维类型可影响中性固醇排出并与蛋白质有交互作用。提示:蛋白质与膳食纤维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探讨营养素与脂质代谢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基于分类树模型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ental status scale in non-psychiatric settings,MSSNS)评估心理状态、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肢体功能;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危险因素,构建分类树模型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MSSNS评分、FMA评分分别为(88.22±20.36)分和(73.62±15.2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MSSNS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463,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MSSNS评分高、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高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构建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分类树模型包括2层、5个节点、3个终末节点,共筛选出2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年龄≥65岁和MSSNS评分,该模型的Risk统计量为0.167,提示该模型拟合效果好;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年龄和MSSNS评分之间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无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呈正相关,年龄、MSSNS评分、FBG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与心理状态之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具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患儿还原叶酸载体基因(reduced folate carrier gene,RFCI)A80G多态性与母亲孕早期未增补叶酸之间的关联性,为寻找NTDs危险因素的遗传易感标志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04个NTDs患儿及其母亲和100名正常儿童及其母亲的外周血DNA进行RFCI第80位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后代RFCI A80G基因型与母亲孕期前后增补叶酸之间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RFCI GG基因型的子代发生NTDs危险高于AA基因型子代(OR=2.56,95%CI=1.04~6.36);母亲孕早期不增补叶酸,生育NTDs的危险高于增补叶酸的母亲(OR=7.69,95%CI=2.86~21.75);母亲孕期未增补叶酸,其子代GG基因型,发生NTDs的危险是AA基因型的3.30倍(95%CI=1.15~9.65);在叶酸和RFCI基因交互作用研究中,母亲未增补叶酸和子代GG基因型同时存在,发生NTDs的危险是8.80(95%CI=2.86~29.82),交互作用系数为1.45,,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RFCI GG基因型可能是NTDs发生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子代RFCI GG基因型与母亲孕期叶酸缺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增加NTDs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