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及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对8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抑郁症妇女进行抑郁症程度评价,然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抗抑郁药物,其中轻、中度(29例)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其他名称:黛力新)1~2片/d;重度患者(14例)应用盐酸氟西汀(其他名称:百忧解)20 mg/d;性激素治疗(HRT)组(轻、中度31例,重度12例)应用替勃龙1.25 mg/d.入选者每4周随访1次,共计12周.结果 (1)有效率:对照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HR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93%,HRT组为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RSD评分: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用药前、用药第4、8、12周时,对照组分别为(26.8±5.7)、(10.7±3.6)、(6.4±3.6)、(3.5±2.5)分;HRT组分别为(25.3±4.7)、(15.2±5.3)、(11.4±4.4)、(4.4±3.8)分.两组内治疗后各时间点HRS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HRT组用药前及用药第12周时HR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症患者用药前、用药第4、8、12周时,HRSD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7.6±5.6)、(21.4±5.2)、(14.2±4.2)、(7.3±2.3)分;HRT组分别为(38.2±4.8)、(32.6±5.4)、(28.2±4.6)、(24.3±4.5)分.对照组内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T组用药前与用药第12周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各时间点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SDS评分:对照组轻、中、重度患者用药前与用药第4、8、12周各时间点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RT组轻、中度患者用药前与用药第4、8、12周各时间点SDS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HRT组重度抑郁症患者用药前与用药第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对照组用药后HRSD、SDS评分与HRT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RT可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轻、中度抑郁症,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性激素.  相似文献   
2.
莉芙敏片与替勃龙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结论 莉芙敏片能够有效、安全地改善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其疗效与替勃龙相似,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替勃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勃龙治疗对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症状及颈动脉和椎动脉I MT和RI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勃龙2.5 mg/d)和对照组。替勃龙治疗前及治疗2 a后询问病史,按改良Kupperman评分,并检测血TC、TG、HDL-C、LDL-C及颈动脉I MT,颈动脉、椎动脉的RI。结果 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替勃龙治疗2 a后血TC显著降低(P〈0.05),LDL-C和Lp(a)极显著降低(P〈0.01),HDL-C略有降低(P〉0.05)。替勃龙治疗2 a CCA的I MT下降26.7%(P〈0.01)。CCA的RI从0.72±0.06下降到0.68±0.06,ICA的RI从0.59±0.05至0.56±0.05,VA的RI从0.66±0.06下降到0.62±0.04(P〈0.05)。ECA的RI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替勃龙可改善更年期症状,并降低胆固醇、LDL和Lp(a),颈动脉RI,颈动脉内I MT厚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莉芙敏片与利维爱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40~60岁的绝经期妇女110例,按1∶1比例分配至莉芙敏组和利维爱组,每组各55例。莉芙敏组口服片剂20 mg,2次/d,利维爱组口服片剂1.25 mg/d;均连续用药12周。以Kupperman绝经期指数(KMI)总分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KMI各单项指标作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时进行观察,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指标,对用药前后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 (1)KMI总分:治疗前KMI总分莉芙敏组为(22±6)分,利维爱组为(23±5)分;治疗4周时,KMI总分莉芙敏组为(9±7)分,利维爱组为(10±8)分;治疗12周时,KMI总分莉芙敏组为(8±4)分,利维爱组为(7±5)分。治疗后第4、12周时,两组KMI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KM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KMI各单项指标: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4周、12周时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