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30篇
  免费   1787篇
  国内免费   1198篇
耳鼻咽喉   467篇
儿科学   726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1624篇
口腔科学   219篇
临床医学   6022篇
内科学   4096篇
皮肤病学   641篇
神经病学   429篇
特种医学   10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842篇
综合类   10132篇
预防医学   2223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4068篇
  65篇
中国医学   1439篇
肿瘤学   1584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053篇
  2022年   1286篇
  2021年   1470篇
  2020年   1104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718篇
  2014年   1249篇
  2013年   1221篇
  2012年   1778篇
  2011年   1890篇
  2010年   1705篇
  2009年   1783篇
  2008年   1920篇
  2007年   1883篇
  2006年   1932篇
  2005年   1863篇
  2004年   1479篇
  2003年   1427篇
  2002年   1292篇
  2001年   1122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639篇
  1997年   616篇
  1996年   610篇
  1995年   500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FDA标记Mtb的最佳浓度,观察不同化学试剂和温度对FDA标记率的影响及PMNs杀伤Mtb的活性。方法用不同浓度荧光素二醋酸酯(FDA)标记Mtb,选取最佳标记浓度,在0℃冰浴,37℃、65℃和95℃水浴中孵育30 min,或与不同百分比的乙醇、甲醛和多聚甲醛(PFA)试剂在室温下孵育30 min后洗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记率和荧光强度(MFI);Percoll分离获得PMNs与FDA标记的Mtb于37℃孵育7 min,洗涤,加入自体血清,置37℃孵育0~60 min,计算PMNs对Mtb的杀伤率。结果 Mtb用不同浓度FDA在PBS中标记的标记率分别从由85%增加到99%,MFI分别从45增加到1 506;在0℃冰浴,37℃、65℃、95℃水浴作用30 min后,FDA-Mtb的标记率从0℃的99%下降至95℃的0.21%,MFI从0℃的2 015下降至95℃时的87;FDA标记的Mtb与不同比例的常规化学试剂乙醇、甲醛、多聚甲醛分别作用30 min后,FDA-Mtb的MFI在各组均显著降低(P<0.01);FDA标记的Mtb与分离PMNs在37℃作用0 min、10 min、30 min和60 min,PMNs杀伤Mtb的百分率分别是11.37%、12.02%、27.20%、58.44%。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快速准确地检测PMN对FDA标记Mtb的杀伤活性,且杀伤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氯氮平做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70年代上市后由于其锥外系副作用相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小,对阴性、阳性症状都有效,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特别是致命的粒细胞缺乏症,严重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出现及临床广泛应用,氯氮平已被列为二线抗精神病药物.但在农村由于经济水平所限,仍占很大比例,现对我院近年来氯氮平所致已机化的炎性组织再次感染三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6年至2004年期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20例。本文就容易误诊的若干心脑血管表现进行归类举例说明,以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7岁,车祸伤约2小时急诊入院(其母代诉)。2小时前患儿随母在公路边行走时被突然驶来的三轮车撞倒,三轮车后轮经胸而过。伤后即送本院就诊,门诊以胸壁挫伤之诊断收住院治疗。入院检查:急性痛苦病容,被迫端坐位,头部无异常,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唇面部发绀。颈部软,气管居中  相似文献   
7.
8.
经胎盘传播IgG抗体而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较为罕见,它是由母亲抗人中性粒细胞抗原(HNA)-1b抗体引起的,可合并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有效。本文报道1例由输血引起的严重而持续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的程度,研究中性粒细胞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氧化程度与冠心病类型和程度的关系.方法分离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测定其化学发光程度的变化,对其发光强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光的峰值和积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中性粒细胞的发光强度与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峰值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增强,反应其氧化能力增强,其程度与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坏死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