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喉软性内镜下喉内微创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声音嘶哑有增多趋势 ,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亦明显增多 ,我们对部分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采用喉软性内镜 (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 )下喉内微创手术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45例 ;年龄 2 0~ 78岁 ,平均 37岁。声带息肉 5 5例 ,其中单侧带蒂息肉 40例 ,广基型息肉 1 5例 (单侧 5例、双侧 1 0例 ) ;声带小结 2 5例。病程 8周~ 4年。1 .2   手术方法用 1 %地卡因喷布口咽、喉咽部黏膜进行表面麻醉 3次 ;再用长弯细管 (可用咽鼓管吹张管 )挑起会厌喉面 ,滴入 1 %地卡因…  相似文献   
3.
叶剑涛  常少海 《新医学》2002,33(11):687-687
患者,男,6岁.因舌疼痛、肿大外露40日于2000年8月5日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4.
软性角膜接触镜诱发角膜改变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对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诱发的活体角膜组织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3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门诊进行检查的患者36例(72眼),其中男性19例(36眼),女性17例(34眼),平均年龄为(27.63±10.7)岁,平均等效球镜度为(-5.87±0.67)D(-1.0~-9.0D),平均日戴时间超过8h,平均戴镜时间为(5.60±3.38)年(1~13年).选择未戴角膜接触镜者41例(82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40眼),女性21例(42眼).平均年龄为(28.54±12.4)岁(18~52岁),平均等效球镜度为(-5.94±4.06)D(-1.25~-13D).结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组角膜上皮的厚度为(42.6±6.1)μm,前基质角膜细胞密度为(1243±116)个/μm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其差异有显著性.戴角膜接触镜组的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多形性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异形性百分比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期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诱发角膜组织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的130例(147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术后一年内的远期疗效随访结果,以同期因相同原因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23例(136眼)为对照,通过设立不同的手术方式组与年龄组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经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者泪道再阻塞率(5.4%)显著低于经泪道探通术治疗者再阻塞率(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经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者治愈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行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发生再次粘连阻塞的几率更低;并且手术年龄越小,其治愈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配戴不同时间软性接触镜( SCL)后对患者角膜组织的病理变化。
  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分别检查中低度近视SCL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戴镜1,3,5,8,10a以上的中央角膜和周边角膜的变化。
  结果:戴镜5 a后SCL组中央角膜基底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上皮层可见微小囊泡及类似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小滴,上皮下Langerhans细胞密度及神经纤维曲折度大于对照组( P<0.05)。 SCL组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基质层中白色点状物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SCL组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明显,但两组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 P>0.05)。 SCL组中央角膜上皮层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SCL引起角膜组织的改变随戴镜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且这种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53-3554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8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残余肾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取石共计138枚,其中最大的结石体积为1.3cm×0.8cm×0.7cm。取石时间10~50(20±5.7)min。35例患者均为1次性取净肾内的残余结石。结论软性膀胱镜能够有效清楚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的残余结石,减少了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或者多通道穿刺,提高了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清除率,损伤小、安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及其出现的一些问题。方法:自1987年以来,我院门诊处愿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中,资料记录完整者74例,146眼,其中2例为单眼配戴,其余为双眼配镜;男53人,女21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25岁;学生49人最多,占总数66.22%;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矫正视力正常率(72/74)97.29%(视力达1.0以上)。其中46例配戴时有轻度异物感,最多占62.16%,也可见到出现眼刺激症(32/74)43.24%、巨乳头状结膜炎(25/74)33.78%、角膜缘表层新生血管(25/74)33.78%、上皮性点状角膜炎(5/74)6.76%及角膜上皮下混浊(12/74)16.22%、化脓性角膜炎(2/74)2.7%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与普通眶架眼镜比较,各有利弊;在有些地区应用,应特别小心、注意;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某些特点,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必须在眼科医生的监护下配戴;在临床上应扩大矫正屈光不正以外的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