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健康人的耳朵能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足够感受精彩的外部世界。可是,在我们周围常能发现有些健康人表现出听力衰老的现象。如在看电视或接电话时,需要开大音量;在音乐厅、剧院等公共场所,声源距听者较远时,听起来常感到困难;在与人进行交谈时将头转向讲话者或扬声器,很注意看对方口型,或请对方重复说过的话,甚至不明白谈话主题,答非所问。这些现象的出现就称听力衰老。导致听力衰老的原因很多,正常情况下人的听力衰老和全身其他器官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尤其50岁以后较明显。这是一切生物的自然规律,但只要保持耳朵健康,这…  相似文献   
2.
肌电图对肌强直综合征24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强直综合征的电生理变化与诊断间关系.方法:24例肌强直组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肌强直组EMG主要特点呈典型肌强直电位发放,肌源性损害,NCV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出现肌强直电位较少且声响低平,瞬间即失.两组电静息状态下肌强直电位、插入电位延长、强直后放现象,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EMG肌强直电位发放伴扬声器声响强而持续、插入电位延长、强直后放现象是区别其他神经肌病出现肌强直电位主要依椐.EMG出现肌强直电位的质与量是诊断肌强直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言语信号的校准测试前应进行输出校准。良好的校准可以保证测试信号的一致性和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它包括两个方面:言语零级的校准和输入信号电平的定标。2.1言语听力零级的校准听力计属国家强制检定的设备,每年必须检定一次。言语听力零级的校准可与纯音及窄带测试信号的校准一并进行。但当改换不同的CD播放器时,应进行言语听力零级的校准。言语听力零级的校准主要是针对言语听力计的输出而  相似文献   
4.
语言(language)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日常生活中用口说出来的"言语"(speech),则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人类听觉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接收和理解言语。因此,能否听懂言语,是判断听功能状态的最主要指标。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测试来评价听觉功能的话,那就是言语测听。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是一种用标准化的言语信号作为声刺激来测试受试者的言语识别能力的测听方法。作为一项直观有效的技术手段,言语测听在诊断听力疾患、选择干预方案和评估康复效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文言语测听长期受到"测听材料匮乏"和"测听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出一种非头戴式话音通讯方式,设计话音通讯电路.以解决舱外航天服佩戴式通信头戴对头部的束缚及送话器易碰伤嘴角等问题.方法 采用独立式送话器和受话器,将其置于舱外服头盔内合适位置,研究与之匹配的话音放大处理电路,并通过试验,验证非头戴式话音通讯方式的可行性和电路的正确性.结果 话音通讯电路设计合理,与舱外服接口匹配,话音清晰.结论 该研究为探索新的舱外服话音通信方式奠定基础,为舱外服话音通讯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娇娇  龚伟峰 《医疗装备》2012,25(11):66-67
GSI 70听力筛查仪由美国GSI公司出产的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原理,能快速、无损伤地对耳蜗病理状况进行检查,是一种完全客观的测试方法,对于难以测试的患者,如婴儿、低龄幼儿、神经损伤患者,它就是一种理想的测试方式。在我院被作为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主要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7.
记时药瓶     
《养生月刊》2004,25(2):184-184
按时吃药常是医生给病人的最基本嘱咐。对于一些小毛病,或推迟服用药物,或少服用次把药物,还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对于象糖尿病、心脏病来说,可能麻烦就大了。不过,就算这样简单的小事,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声场中记录听性稳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扬声器给声,记录正常听力的成人和婴儿的听性稳态反应结果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UDIX测试系统,扬声器给声,分别记录睡眠状态下听力正常的成人(18例,年龄20~22岁,平均21.6岁)和婴儿(11例,月龄5~11个月,平均9.5月)的听性稳态反应阈值.结果 正常成人组0.5、1、2、4 kHz 4个频率的反应阈值分别为73.67±3.12、69.72±4.88、68.74±4.45、71.32±3.35 dB SPL;正常婴儿组4个频率的反应阈值分别为77.65±2.36、71.12±3.24、71.80±3.28、72.78±4.12 dB SPL.两组各个对应频率的测试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或者婴儿均可以通过扬声器给声来记录听性稳态反应.  相似文献   
9.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2 004万,每年新生聋儿3万余名,为了对这部分聋儿进行早期干预,科学地验配助听器及调试人工耳蜗非常重要,需要具备专业的听力师、听力测试及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调试设备。临床上由于不易较为准确的得到婴幼儿行为测听结果,听力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及主观测试以得到小儿的听力情况及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的效果,常用的方法就是声场测听,因此声场校准作为声场测听中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扬声器和耳机两种不同给声方式下使用汉语普通话版的噪声下听力测试(HINT,Hearing in Noise Test)材料进行言语识别阈测试的差异。方法使用BLIMP测试软件对10名正常听力受试者(年龄23-27岁)进行MHINT的测试。10名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分别采用扬声器和耳机作为给声方式。对两种给声方式下所得噪声下言语识别阈值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在分别以字(character,P=0.421)和词(word,P=0.841)作为评分单位的测试中,以声场扬声器及耳机作为给声方式,差异均没有显著性。结论可以使用耳机代替声场扬声器进行汉语普通话HINT测试。信号校准对言语测听的可信度和可比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