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医院特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菲 《医学信息》2004,17(3):144-145
本文简述了医院文化自身的特点,着重探讨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医院特色文化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兔BK通道β亚基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小鼠制备抗兔BK通道β亚基的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β亚基融合蛋白。以从PAGE凝胶上切下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用RT-PCR扩增出约300bp的兔BK通道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扩增的序列与已发布的新西兰大白兔骨骼肌BK通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在E.coliDH5α成功地表达Mr约为37000GST-β亚基融合蛋白。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针对GST-β亚基融合蛋白的抗血清,不仅可特异性地识别GST-β,也可识别源于兔组织的β蛋白。抗血清的最高滴度达1∶128000。结论:克隆了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并成功地获得可特异性识别新西兰大白兔BK通道β亚基的高滴度抗血清,为BK通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华蟾素注射液(Cmobutacin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BxPC3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法在不同的时间点(12h、24 h、48 h、72 h和96 h)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其中对SW1990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为(8.92±1.98) mg/mL,对BxPC3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为(5.00 ±0.66)mg/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可使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阻滞于的G2/M期.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能通过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BxPC3阻滞于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为临床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2010年我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9个城市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 181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不同病原菌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0.6%(191/470)和79.6%(187/236);不同标本苯唑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22.2%~72.7%。在ICU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为71.4%,高于MRSA在住院患者中的比率。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葡菌;替加环素对金葡菌的MIC值范围为0.032~0.5 mg/L。在肠球菌属中发现10株屎肠球菌和2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8.3%和100%。按青霉素非脑膜炎株折点判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PRSP)的比率为6.0%(14/232),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PRSP的比率为13.8%(9/65),65岁以上的老人中PRSP的发生率为5.1%(3/59);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在ICU患者中较门诊和住院患者高,MRS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和各种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在我国发生率低。PRSP在5岁以下儿童中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对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绞股蓝总甙与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绞股蓝总甙与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蛋白尿、肾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绞股蓝总甙治疗组32例,缬沙坦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绞股蓝总甙组给予绞股蓝总甙片60mg/次,3次/日;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次,1次/日。所有患者继续使用原降糖、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不再给予其它治疗。观察疗程24周。分别于第0、4、8、12、24周收集血尿标本,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治疗4周后,绞股蓝总甙组和缬沙坦组UAER即出现下降趋势,随治疗时间延长持续降低。治疗24周后,绞股蓝总甙组和缬沙坦组UAER、SCr、BUN、UA、尿TGF-β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绞股蓝总甙组血脂明显改善,CH、TG、LDL-C明显下降(P<0.01),HDL-C升高(P<0.01);而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有发展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绞股蓝总甙与缬沙坦在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方面,均有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二者治疗效果相近,绞股蓝总甙还具有显著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淋巴结阴性鼻咽癌患者颈部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冼超贵  张恩罴 《癌症》1996,15(2):137-138
本文分析1988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放疗前有CT检查的N0鼻咽癌患者单纯分段放疗191例,上颈放疗剂量〉45Gy-50Gy,和〉50Gy-59Gy的颈淋巴结复发率在CT示颈动脉鞘区阳性者差异显著(P〈0.01);阴性者差异不显著。全组上颈放疗剂量〉50-59Gy和〉60Gy者颈淋巴结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只行上半颈和行全颈预防放疗的颈淋巴结复发率亦无显著差异。因此,N0鼻咽癌患者颈部放疗剂量〉50Gy  相似文献   
7.
血卟啉衍生物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云飞  张恩罴 《癌症》1996,15(1):8-10
移植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的BALB/C系裸小鼠32只,按随机区组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血卟啉衍生物组,单纯放射组和血卟啉衍生物加放射组。实验结果:后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0.4%,45.2%,71.5%;后2组的肿瘤生长曲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血卟啉衍生物加放射组较单纯放射组抑制开始得早,程度要大,维持时间长;组织学检查显示血卟啉衍生物加放射组的肿瘤组织比单纯放射组可见程度和范围更大的坏死区,纤维组织增生更明显;增敏效应比值(E/O)为2.1(>1.4)。以上结果提示血卟啉衍生物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的X射线照射具有增敏作用。本文对血卟啉衍生物放射增敏的可能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机械可脱性螺旋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使用机械可脱性钨丝微螺旋圈(MDS-N)栓塞治疗16例颅内动脉瘤的体会。方法 经股动脉Seldinger's法穿刺,用MDS-N系统送入合适大小的微螺旋圈到达动脉瘤腔内填塞动脉瘤。结果 16例动脉瘤完全栓塞14例,次全栓塞2例,载瘤动脉保持通畅,无死亡或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使用MDS-N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在肾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68例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0例为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8例为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采用丝裂霉素+碘油的乳剂行末梢栓塞,然后用明胶海绵行肾动脉主干栓塞;6例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采用真丝线段栓塞;24例肾创伤出血,采用自身血块、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结果:肾癌术前栓塞者,术中肿瘤易剥离,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晚期肾癌姑息治疗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栓塞术后1~3周临床症状显著改善,3个月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65.6%;肾创伤性出血者,止血迅速,不影响肾功能。全部病例在栓塞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晚期肾癌的姑息性治疗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合成和表达,结果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内皮素合成较正常者增多,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合成却明显减少,内皮素mRNA转录显著增加,而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转录明显减少或消失,提示在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二者的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动脉弱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