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细胞线粒体膜电势(△ψm)的变化及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这一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7日龄新生SD大鼠HIBD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6),HIBD组(n=10)和HIBD+MK-801组(n=10)(MK-801于低氧处理前按0.3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缺氧缺血后立即断头处死动物,制成脑细胞悬液后,以罗丹明123(Rho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测定△ψm的变化.结果围产期HIBD时双侧脑细胞△ψm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损伤侧(右侧)为甚,右侧脑细胞△ψm由正常状态下的(18.93±0.74)MFL降至损伤后的(7.59±0.32)MFL,右左△ψm比值由正常状态下的1.06±0.05降至损伤后的0.80±0.06(降低了2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后脑细胞△ψm明显降低,提示线粒体功能明显受损;MK-801可减轻这一变化,提示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减轻线粒体功能受损程度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外科围手术期糖尿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发志  马冲  郝辉 《吉林医学》2003,24(4):315-31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病人伴发糖尿病的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998年至2000年收治的125例外科手术伴发糖尿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93例给予补液、降糖等处理无1例死亡。其他32例未进行有效的降糖处理,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病人伴发糖尿病时,围手术期要控制血糖,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早期脑细胞△Ψm的变化。 【方法】  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6) ,HIBD组 (n =3 6,分为HIBD后 0、1、2、3、4h时间点组 )。予以右颈总动脉分离结扎后再置8%O2 低氧舱 2 .5h ;断头处死后分离左右大脑半球制成单细胞悬液 ,加入终浓度为 1μmol的罗丹明 12 3于 3 7℃避光孵育 45min后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Ψm并计算左右大脑半球△Ψm比值。 【结果】 正常P7SD大鼠左、右侧大脑半球脑细胞△Ψm分别为 ( 18.2 1± 1.2 6)MFL和 ( 18.93± 0 .74)MFL ,右∶左比值为 1.0 6。HIBD损伤使双侧大脑半球脑细胞△Ψm降低程度更明显 ,其中HIBD后 0h时△Ψm右∶左比值比正常时降低了 2 4.5 %(P <0 .0 5 )。HIBD后 1~ 3h时间内 ,△Ψm稍有回升。HIBD后 4h时HI损伤侧△Ψm值及右∶左比值均出现第二次降低现象 ,且程度更重 ,其中右 :左比值比正常时降低了 3 4%(P <0 .0 5 )。 【结论】 HIBD早期脑细胞△Ψm出现两次降低 (初次及二次降低 ) ,分别发生在HI损伤 0h和 4h时 ,提示有关改善线粒体功能的治疗尽量在△Ψm出现第二次降低前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8年北京市未经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中耐药株传播水平,为耐药监测和临床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参照WHO提出的HIV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HIV drug resistance threshold survey,HIVDR-TS)指导方案,收集6个月内检测发现的60~70名小于25岁的感染者血浆样本,检测HIV-1 pol区亚型及耐药基因型,并计算耐药株检出率、评价传播水平.结果 61份符合要求的样本共获得50个有效pol区序列.感染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62%;亚型分布以B(42%)、CRF01_AE(28%)、CRF07_BC(26%)3种为主.出现1例针对P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为2%(1/50);出现1例针对NRT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为2%(1/50);未出现针对NNRT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为0.蛋白酶(PR)区和逆转录酶(RT)区的耐药突变株检出率均为2%,均属于低度传播范围(<5%).结论 北京市未经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中出现PR和RT区的耐药突变株,传播水平尚处于低流行状态,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可行的,治疗前尚不需要进行大规模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5.
Understanding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方法:对45例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在围手术期采用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术中加强监测血液动力学、出血量、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凝血功能、体温、尿量及血糖;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根据成人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⑴1例因大量出血死亡。术中29例输血2000-4000ml,7例输血4000-6000ml,8例输血大于6000ml;⑵地我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能使术中血液动力学趋于稳定;⑶本组病人除大出血外,手术各期无明显酸碱紊乱;⑷围术期电解质主要表现为低钙;⑸术中体温变化大;⑹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紊乱,需补充凝血因子、适当使用止血药以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⑺围术期血糖偏高,新肝期血糖逐渐下降。结论:肝移植各期的麻醉管理和监测非常重要,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有助于循环稳定、无明显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效果免疫(感染)增强和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效果免疫(感染)增强和免疫策略。方法:在疫苗试区设立对照组和接种组,观察期为1995年8月至1998年12月,全程接种3针,1年后加强1针。结果:全程接种了10178人,对照人群全程观察16159人,当年发病减少数为33例,4年平均保护率达93.89%。人群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较明显。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和44.44%,一年后分别下降到28.57%和14.80%;加强后2周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反弹至83.33%和55.56%,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也随之下降和回升。结论: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有较好的血清学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有免疫增强反应,但未发现感染增强反应。此外,加强免疫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酶-2在肾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OX2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COX2阳性表达率为68.6%,对照组正常肾组织阳性表达率20%,二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T3~4期明显高于PT12期(P<0.05),不同病理分级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OX2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机会致病原虫动物模型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机会性致病原虫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卡氏肺孢子虫为机会致病原虫的代表虫种,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实验课中给实验动物口服免疫抑制剂,学生按时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变化,并称体重后记录。至第3周取卡氏肺孢子虫肺组织匀浆,经右胸注入部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体内。第6周解剖大鼠观察肺部病理变化,并取肺组织制片检查病原体。结果实验组大鼠口服免疫抑制剂醋酸地塞米松,5周后一般状态较差,有明显的脱毛,咳喘等现象;体重由原来的160~180g下降至120~140g;肺组织印片查到卡氏肺孢子虫。对照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体重逐渐增加,由原来的160~180g增至190~210g;一般情况良好,肺印片镜检未发现卡氏肺孢子虫。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观察和检查结果,对机会性致病原虫的致病特点有深刻认识。结论有效的实验操作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闭环靶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为闭环反馈指标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的可行性。方法:40例年龄18~39a,拟行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靶控组设丙泊酚3mg·L-1,瑞芬太尼4μg·L-1的浓度行诱导和维持;闭环靶控组设同样初始浓度,以BIS值(50~60),MBP(8~12kPa),HR(60~100次·min-1)为反馈指标在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进行靶控浓度的反馈调控,术中监测HR,MBP,BIS等指标。结果:术中BIS最高值靶控组为63.7±s2.8,明显高于闭环靶控组的53.3±2.0(P<0.01),且超出所设上限60。插管期靶控组MBP最低值低于闭环靶控组(P<0.05),且低于8kPa;切皮期靶控组MBP最高值明显高于闭环靶控组(P<0.01),且超过12kPa。切皮期靶控组HR最高值明显高于闭环靶控组(P<0.01)。结论:以BIS,MBP和HR作为反馈指标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可以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适当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