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7年省市级医学情报机构工作的调查情况,分析我国省市级医学情报机构的结构及功能特点。通过建立综合评估方案,对26个机构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其结果:综合能力较强的有9个,较前者稍弱的10个,较低的7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肺癌及食管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患者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包括正常对照383人,肺癌患者351例,食管癌患者325例。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XPD基因Asp312 Asn和Lys751Gln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及食管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吸烟与基因多态交互作用对患癌风险的影响。结果:与携带312 Asp/Asp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312Asn等位基因者(即Asp/Asn和Asn/Asn基因型)罹患肺鳞癌的风险增加1.8倍(95%CI1.10-2.93),而与肺腺癌无关(校正的比值比为1.07,95%CI0.55-2.08)。分层分析显示,风险型等位基因312Asn和751Gln与吸烟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吸烟剂量≥29包/年且携带312Asn或751Gln者罹患肺鳞癌的风险最高,校正的比值比分别为12.44(95%CI4.97-31.17)和10.74(95%CI4.51-25.57)。XPD基因Asp312Asn和Lys751Gln多态与食管鳞癌风险无关。结论:XPD基因Asp312Asn和Lys751Gln多态是地区汉族人群肺鳞癌遗传易感因素,而与肺腺癌以及食管鳞癌风险无关,可能反映了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以及肺癌和食管癌之间的病因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临床医学在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新的检测技术检测手段不断应用,使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癌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致病、多基因参与和多阶段发展的复杂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有关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本文将近年来肺癌早期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15项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利用15项质控指标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2020年1—12月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危急值通报率等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结果.结果 全年质控指标监测显示,控制较满意的指标有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危急值通报率等6项,控制较稳定的有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检验前周转时间等6项,控制不满意但持续改进有所成效的指标有血培养污染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和检验报告错误率3项.结论 通过对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可实现对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监控改进效果,达到持续改进目的,从而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福平( RIF)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变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为进一步探讨药物性脂肪肝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42只成年健康雄性 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RIF 8 h、24 h、3 d、1周、2周、4周组),经灌胃给予RIF处理(200 mg/kg),末次给药后禁食6 h处死小鼠,采集血液及肝脏组织。计算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三酰甘油(TG)、胆固醇酯(TCH)、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TG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脂质沉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RIF处理组小鼠肝脏重量、系数均从24 h开始逐渐升高,4周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24 h、3 d、1周、2周组ALT水平逐渐升高,4周组ALT水平显著升高。 HE染色显示8、24 h组肝脏组织无明显变化,3 d组可见小的空泡,而从1周开始出现显著增多的大的圆形空泡。8、24 h组血清中TG和VLDL水平较对照组轻度升高,3 d时升高最明显,而1、2、4周组中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RIF处理各组血清TCH、HDL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肝脏组织TG含量从8 h开始明显升高,1周时达峰值,之后2、4周组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8、24 h组肝脏组织中可见少量脂质沉积,从3d组开始出现显著增多的大圆形脂滴。结论 RIF能引起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质沉积,且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7岁。主因接触性出血半年余,于2008年1月22日入院并完善各项检查,检查结果符合宫颈癌,患者于2008年1月2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附件悬吊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累积子宫颈内1/2,可见脉管瘤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1)。术后定期化疗(2008年1月22日~2008年8月18日)。化疗后定期(3~6月)复查并检测阴道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基因(HPV-DNA)分型及阴道残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复查结果详见表1。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乳腺增生丸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乳腺增生丸中鸡血藤、当归、蒲公英3味药材。采用HPLC法三波长同时测定乳腺增生丸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为320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0 nm,丹酚酸B为280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分别在10.070.0、2070.0、20140、55140、55385、42385、42294、10.0294、10.075.0、25075.0、2501 7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0.5%、5.9%,100.2%、3.8%,101.2%、1.4%,99.9%、5.1%,100.6%、1.9%,99.8%、3.7%。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乳腺增生丸的药品质量,为完善和提高乳腺增生丸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导流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对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和real-time PCR分别对190例患者进行HPV感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90例检测标本中,导流杂交法检测出113例HP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9.5%,筛查宫颈癌的敏感度为58.1%,特异度为39.2%,阳性预测值为47.8%,阴性预测值为49.4%.real-time PCR检测出106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5.8%,筛查宫颈癌的敏感度为54.8%,特异度为43.3%,阳性预测值为48.1%,阴性预测值为50.0%.导流杂交和real-time PCR检出的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符合率为87.9%).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PV未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宫颈癌筛查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入七氟烷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单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5例择期行CPB下心脏单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包括单纯二尖瓣置换和主动脉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持续吸入七氟烷组(SC组)和间断吸入七氟烷组(SI组),各15例.气管插管成功后至CPB前,P组持续静注丙泊酚,SC组持续吸入七氟烷,SI组间断吸入七氟烷.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及CPB后6 h(T1)、24 h(T2)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 T1、T2的cTnI水平,SI组分别为(4.78±2.56)、(6.81 ±2.61)ng/mL,P组分别为(7.50±2.97)、(9.75±2.85) ng/mL,SC组分别为(7.11±2.87)、(9.19±3.43) ng/mL,SI组与P组、SC组相比,P均<0.05.T1、T2的CRP水平,SI组分别为(9.1±3.7)、(121.0 ±42.1)mg/L,P组分别为(13.0±5.7)、(186.0±61.7)mg/L,SC组分别为(13.7±5.5)、(173.0±56.2) mg/L,SI组与P组、SC组相比,P均<0.05.结论 与持续泵入丙泊酚和持续吸入七氟烷相比,间断吸入七氟烷预处理的麻醉方式对CPB下心脏单瓣膜置换术患者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损伤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