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PCR技术对12例神经肌肉性疾病患者的16个标本进行了线粒体DNA缺失情况的研究。发现2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肌肉组织以及其中1例的外周血和另1例肌营养不良(Erb型)患者的肌肉组织中线粒体DNA至少有526bp的缺失。还对线粒体DNA的部分缺失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规范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手法操作技术.方法:对220例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109例.治疗组用针刺疗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洛非西定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效戒除海洛因成瘾(急性期).治疗组前后自身比较戒断症状总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逐日戒断症状总分第4、第5天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失眠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计分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HAMA计分第4天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起效快,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生脉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脉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编号分为实验组70例运用生脉降糖汤合达美康治疗,对照组70例服用达美康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空服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分析、血液粘滞度等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生脉降糖汤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分析、血液粘滞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脉降糖汤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患者的症状、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分析、血液粘滞度有明显缓解或降低作用,降低西药降糖药服用率,可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黄鹰 《重庆医学》2015,(14):1913-19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肝生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4例IC 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放射免疫法分析TBA、CG、TNF‐α,生化仪分析肝功能。结果 ICP患者较健康产妇的TBA、C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有增加,即肝功能受到损伤,血清TNF‐α表达增加,重度ICP患者较轻度ICP患者上述指标升高,产后出血率增加,Apgar评分降低(P<0.05)。结论 ICP系高危妊娠,TNF‐α和CG、TBA共同反映ICP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131I标记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KAG)对荷H460人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癌效应.方法 过氧化氢法制备131I-17AAG.建立荷H460人非小细胞肺癌BALB/c裸鼠模型,28只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n=4),瘤内和尾静脉注药各3组,剂量依次为5.5 MBq×2(间隔8 d)、11.0 MSq和5.5 MBq及空白对照组.另设Na131I瘤内给药对照组.8组分别于注药后2,6,24 h及2,3,7,10,16 d各取2只鼠行γ显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16 d后处死全部小鼠,计算抑瘤率,并做光学显微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ECT显像证实131I-17-AAG靶向定位好,能较长时间聚集在瘤体内;各治疗组存在不同程度抑瘤效应,以瘤内间隔给药(5.5 MBq×2)组疗效最好,抑瘤率高达(86.77±4.57)%,尾静脉给药5.5 MBq×2组和11.0 MBq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67,P>0.05),余各组间抑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16~24.34,P均<0.05);形态学显示抑瘤效应越好,瘤组织破坏越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内及尾静脉注药组热休克蛋白90(HSP90)a阳性率[分别为(26.01±3.71)%、(61.57±5.98)%]均较空白对照组[(84.13±5.71)%]下降(t值分别为20.91和6.68,P均<0.05).结论 131I-17-AAG能有效抑制裸鼠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以瘤内注药及间隔给药抑癌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6.
7.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确定小儿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笔者从本院儿科2004年2-12月应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用细菌学方法来初步确定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院儿科2004年2-12月应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中随机选取了87例留置针标本体内段,送细菌室作培养,其中分5 d 35例,7 d 37例,9 d 15例,年龄在出生3 d~7岁,部位分别为头皮45例,手背25例,脚背和大隐静脉17例,疾病用药无差异。二、方法1.材料。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肝素帽和美国进口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供应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实用敏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亲和素作为桥梁连接生物素化DNA和抗体,形成抗体-亲和素-DNA偶联物.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抗体所连的DNA片段,通过检测DNA来判断相应抗原存在与否.结果免疫PCR检测敏感度为常规酶联免疫试剂盒的300倍.结论预制备抗体-DNA偶联物的免疫PCR是一种检测HBsAg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脐动脉血流指数在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诊断为子痫前期(PE)的患者116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PE组(67例)和重度PE组(49例),同期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轻度PE组和重度PE组的RGS2、Ang-Ⅱ、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脐动脉收缩期血流最大速度(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水平变化,探索子痫前期患者RGS2、Ang-Ⅱ、PI、RI和S/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并探讨联合RGS2、Ang-Ⅱ、PI、RI和S/D指标对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作用。结果子痫前期患者RGS2、Ang-Ⅱ、PI、RI和S/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04、5.706、9.136、6.697、6.537,均P<0.01),并且重度PE组较轻度PE组亦明显升高(q值分别为5.449、6.180、4.646、5.735、3.456,均P<0.01)。子痫前期患者RGS2、Ang-Ⅱ、PI、RI和S/D水平各指标之间呈正相关(rRGS2—Ang-Ⅱ=0.685,rRGS2-PI=0.764,rRGS2-RI=0.816,rRGS2-S/D=0.764,rAng-Ⅱ-PI=0.672,rAng-Ⅱ-RI=0.813,rAng-Ⅱ-S/D=0.567,rPI-RI=0.682,rPI-S/D=0.768,rRI-S/D=0.843,均P<0.01)。不良妊娠结局组血清RGS2、Ang-Ⅱ、PI、RI和S/D水平明显高于非不良妊娠结局组(t值分别为3.422、4.123、5.587、6.208、5.427,均P<0.01)。在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方面,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灵敏度为86.0%,特异性为91.8%,均明显优于RGS2(Z=4.437,P<0.01),Ang-Ⅱ(Z=4.630,P<0.01)、PI(Z=3.178,P<0.01)、RI(Z=5.228,P<0.01)和S/D水平(Z=3.878,P<0.01)单独检测,而RGS2、Ang-Ⅱ、PI、RI和S/D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GS2和Ang-Ⅱ可能参与了妊娠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联合血浆RGS2、Ang-Ⅱ和脐动脉超声血流检测对于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明CDKN2/P16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SSCP及PCR产物直接银染测序技术,对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KN2/P16基因第二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检出2例(2/30)CDKN2基因突变,均是位于第124位密码子的错义突变。结论 CDKN2基因的突变虽不频发,但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