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再连  谭新劲 《癌症》1993,12(2):174-174
迄今,手术一直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琉部溃疡的重要手段。有关胃手术后发生胃癌,国外已进行了较多研究,国内从残胃癌角度亦有少量报道。为进一步观察手术与胃癌的关系。我们回顾分析57例胃手术后胃癌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随机将晚期食道癌病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88例中能进半流食者34例,其中观察组18例;仅能进流食者48例,观察组26例;完全不能进食6例,观察 组有2例。全组男56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56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吞钡摄片及胃镜诊断,其中83例有组织细胞学证实.通消散配制:硇砂20g、硼砂15g、急  相似文献   
3.
化瘤发热袋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在总结前人十多个有效配方的基础上,经反复筛选出15种中药,配制成外治的化瘤发热袋。本法使高温与药物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又有协同增效的效果。自1989年3月~1990年12月,对128例恶、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治疗,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治疗组64例中,男30例、女34例。其中恶性肿瘤或转移灶包块39例,男29例、女10例,以肺癌侵犯胸壁、肝癌、转移性包块为观察病例;良性包块25例,男1例、女性24例,良性包块选择乳腺的各种良性块。治疗组与对照组64例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种及治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药物配制用藤黄、川芎、皮硝、生南星、川乌、草乌、冰片、大黄、雄黄、细辛、白及、制乳没、茴香、山柰等碾成细末,过60目筛,用特制的清洁袋包装(一面有似100目筛密小孔面,一面为无孔),分成重量25、50g二种包装,然后分别加入干  相似文献   
4.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影响呼吸循环功能、造成血浆蛋白大量丢失,加重病情甚至直接危及病人生命;临床上多难以控制,预后极差。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5.
由彭增福、陈再连及陈义文教授共同研制的“通消散”,治疗晚期食管癌取得新的进展,于1991年通过鉴定,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该项成果是总结前人的“噎膈散”等20多个方剂的基础上,反复临床实践和研究,配制成“通消散”。药物配制:其主要成份有:硇砂20g、硼砂15g、急性子20g、甘草10g、威灵仙10g、三七6g、蚤休10g、枯矾1 g、黄连6 g、丁香3 g、禾香6 g、南星5 g、生半夏9 g、麝香2.5g、冰片  相似文献   
6.
胚胎期淋巴细胞体外可诱导出LAK活性,本文研究rIL-2对脐血淋巴细胞LAK活性的诱导和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脐血淋巴细胞用rIL-2能诱导出明显的LAK活性,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FEP-BY01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106例伴有疼痛的腹盆腔恶性肿瘤。结果:疼痛完全缓解27例(25.47%),明显缓解柏例(37.74%),中度缓解26例(24.52%)。疼痛总缓解率(中度以上)为87.73%。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中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是一种新的癌痛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帕特里克 M·谢列威尔特(Patrick M·Schlievert)最近自豪地宣布:他在一份标本中培养出一种新的能引起中毒休克综合症的细菌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是在1978年首次得到证实的,这是金黄色葡葡球菌的毒素引起的,这种综合症多发生在月经期间的妇女,而且与使用一种有高吸附能力的止血棉塞有关。其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高热,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由于体征表现隐匿,且因肿瘤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给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影像、放免、生化、内窥镜等诊断有较大进展,但早期确诊仍缺乏有效办法,往往确诊的胰腺癌,许多已失去手术的机会,致临床疗效没有重大突破。本文综合四家医院几年来误诊的胰腺癌81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尽可能及早确诊及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损伤性骨病变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显著特征,已有较多的证据表明:骨损伤的机理与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AF)有关,白介素1(IL-1)是其中主要因子.我们已报道,MM伴骨损伤患者骨髓培养上清具有明显的骨吸收性(BRA),上清中IL-1活性水平增高.为进一步探讨骨损伤的治疗方法,本实验选用临床治疗骨病变选用的地塞米松、降钙素、骨磷和三样中药复方(三七活血汤、跌打营养汤、三骨汤)来研究它们对MM~3中骨吸收因子(IL-1)和骨髓瘤细胞KM_3培养上清的骨吸收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