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方法70例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与60例无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进行比较,观察2组在临床表现和手术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低于无上尿路梗阻组。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区或腹部疼痛,少数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发热等,病程一般较短。膀胱镜检查病灶分布特征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2组之间无差异。伴有上尿路梗阻组没有二次手术病例,无上尿路梗阻组有9.3%患者需进行二次以上的手术。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通常以上尿路梗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时首先应明确和解除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对于腺性膀胱炎,应进行积极治疗或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输尿管癌的临床特性及误漏诊断的原因,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5年12月间23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输尿管癌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6例.根据组织病理分期,其中T1期4例,T2期12例,T3期4例,T4期3例.8例(34.8%)合并尿路其他器官(肾盂3例,膀胱5例)癌.误诊为其他疾病4例,漏诊输尿管癌1例,误漏诊断率为21.8%.输尿管肿瘤切除20例中,盆腔局部复发3例(15%),均为T3期;膀胱新生肿瘤7例(35%),其中3例为T1期,4例为T2期.平均随访65(3-204)月,平均癌肿特定存活率分别为T1期87月,T2期74.4月,T3期13月,T4期5.6月.结论 输尿管癌具有多中心、术后新生膀胱肿瘤,以及其他较为少见症状的临床特性,应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PH患者组成变化和个人学习曲线对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RP)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惟分析由一个医生实施的270例TUVRP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为早期100例,B组为最后170例。分析项目包括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BPH并发症、影响排尿功能疾病、手术方式和时间、ASA体格情况分级、手术并发症、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等。结果:与A组相比.B组年龄提高4.35岁(P〈0.001),前列腺体积增加23.3g(P〈0.001),伴有的BPH并发症、影响排尿功能疾病、全身性疾病显著增加,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减少18.54min(P〈0.001),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膀胱冲洗、止血剂应用、围术期输血、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无死亡和二次手术患者。两组术后IPSS评分、QOL指数、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近年来BPH手术患者出现高龄化趋势,大多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才接受手术。随着患者数量的积累,术者的操作技能逐步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TUVRP是一种有效的BPH治疗方法,宜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R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TUVRP诊疗过程,按年龄分成3组:A组91例,年龄〈70岁;B组127例,年龄71~79岁;C组67例,年龄〉80岁。结果术前A组前列腺重量(53.15±24.15)g,B组(67.83±39.73)g(与A组相比,P〈0.05),C组(60.00±43.86)g。A组伴有BPH并发症74例(81.32%),B组109例(85.83%),C组59例(88.06%)(P〉0.05)。A组伴有影响排尿功能疾病18例(19.78%),B组13例(10.24%),C组14例(20.90%)(P〉0.05)。C组伴有内科全身性疾病多于其他两组(P〈0.001);ASA体格情况分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P〈0.001);术前和术后Hgb含量随年龄增高而减少(P〈0.01)。手术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人数和天数、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随年龄增高而减少(P〈O.01)。结论伴随着老年男子的衰老进程前列腺体积逐年增大,到中龄老年时可能已达到峰值。高龄老年不会加大手术操作难度,但是可以降低患者身体素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注意膀胱逼尿肌功能。TUVRP可以有效改善高龄老年BPH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狭窄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9月间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合并狭窄的患者91例,总结分析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以及随访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 91例患者中,72例(79.12%)成功完成输尿管镜检查和碎石治疗,5例患者因输尿管膀胱开口未能视及而终止手术,14例患者因输尿管管腔闭塞不能通过输尿管镜而终止手术。14例患者中其中有7例患者二期再行输尿管镜检查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为15~65min,平均时间为(31.6±23.5)min,住院天数为3~9d,平均住院(5.6±2.8)d。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时间为3~12周,平均为(4.6±2.8)周。手术中未出现较为严重的输尿管撕脱损伤及大出血。术后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为(8.6±4.7)个月。65例(71.4%)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完全治愈,13例(14.3%)患者仅有轻度肾脏积水,13例(14.3%)患者因仍存在明显的肾脏和输尿管积水而再次实施手术。其中2例患者因较为严重的输尿管狭窄病变,长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治疗。5例患者因输尿管镜腔内治疗未获成功而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4例患者进行了第2次的输尿管镜腔内治疗。还有2位患者未采用进一步的治疗。结论输尿管结石合并狭窄患者应当及时解除输尿管的梗阻,输尿管狭窄扩张合并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可以有效地解除输尿管梗阻,仅当狭窄的范围较大或狭窄较为严重的时候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或者重复输尿管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尿道排泄造影成像术(MSCT-VUPU)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继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BPH继发BOO的患者28例,全部患者行MSCT-VUPU扫描。另选取无排尿困难、并经临床检查无前列腺增生的1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MSCT-VUPU扫描。扫描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由两名影像医师共同对全部病例的MSCT-VUPU影像学改变做出诊断。结果:28例BPH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后尿道狭窄。28例中,表现为不同程度膀胱小梁化改变21例,膀胱形态改变9例,膀胱壁增厚及粘膜强化7例。膀胱形态改变及膀胱小梁化程度均与前列腺增生症分期呈正相关(r=0.524、0.514,P<0.05),膀胱粘膜增厚强化与小梁化程度呈正相关(r=0.485,P<0.05)。后尿道前列腺部上下径与前列腺后叶前后径呈正相关(r=0.729,P<0.0001)。结论:MSCT-VUPU技术使BPH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完成扫描并获得到膀胱及尿道全程显影;具有无创、清晰及可以任意方位重组观察等优点,能客观判断BOO引起的后尿道及膀胱的形态并评估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少见疾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我院自1985~1999年共收治2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结合文献将诊治体会报告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输尿管狭窄伴息肉样增生性输尿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输尿管狭窄伴息肉样增生性输尿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输尿管镜检查见输尿管中、下段均存在管腔狭窄(长度平均3.3cm),狭窄段及其近端可见散在淡黄色或淡红色息肉形成。4例行输尿管镜下气囊或镜体扩张,术后予双“J”管引流和抗感染等治疗1月。2例因输尿管狭窄严重,无法行扩张置管,而改行切除输尿管狭窄段,后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后1年随访临床症状无复发,复查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梗阻和肾积水表现消失。结论对于输尿管狭窄伴发输尿管炎者,输尿管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镜下气囊或镜体扩张、双“J”管引流联合抗感染是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