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病例的 2 0 %~ 30 % ,尽管近期开颅手术和穿刺引流疗效有所提高 ,但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回顾了2 0 0 0 - 1 2~ 2 0 0 2 - 1 2我院应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 30例 ,以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5 0~ 79岁 ,平均年龄 6 6 .2岁。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升高 2 6例 ,无明确高血压病史 4例。1 .2 临床表现 GCS 3分 4例 ;GCS 3~ 4分 3例 ;6~ 8分 1 0例 ;9~ 1 5分 1 3例。呼吸 30次以上 6例。脉搏 6 0次以…  相似文献   
2.
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等不同组织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方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后1∶2传代,传至第5代后分为普通传代培养组、神经细胞诱导组、成骨细胞诱导组和脂肪细胞诱导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形态变化以及矿化结节和脂肪细胞的形成;流式细胞检测第5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31、CD34、CD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普通传代培养组和神经细胞诱导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扩增至第5代时形态趋于一致,呈梭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99.83%)、CD44(99.77%)、CD90(99.86%)均呈阳性表达,CD31(0.83%)、CD34(1.78%)、CD45(2.90%)无表达。在体外,普通传代培养细胞仅巢蛋白呈阳性表达;由神经细胞诱导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且形态类似神经细胞;由成骨细胞诱导的细胞质内可见矿化结节形成;由脂肪细胞诱导的细胞质内出现多个猩红色呈簇状的脂肪滴。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提取、纯化和扩增,可于体外自发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并可通过诱导向神经细胞、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而且可能具有自发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基因mRNA及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GC-790l,BGC-823,MGC-803,HGC-27等4种胃癌细胞系的PTEN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TEN mRNA与蛋白质在4种胃癌细胞系中均有异常表达,且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9,P〈0.01),表达顺序依次为:SGC-7901(中分化)表达最高(P〈0.01),BGC-823(低分化)、MGC-803(低分化)次之(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HGC-27(未分化)表达水平最低(P〈0.01),其相关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比关系。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可能是反映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AR-2基因沉默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MTT及流式细胞术法检测sh RNA-PAR-2 EC109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h RNAPAR-2 EC10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sh RNA-PAR-2 EC109细胞增殖低于正常对照组,24、48、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5.92%、24.89%、32.2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转染试剂组和阴性质粒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h RNA-PAR-2 EC109细胞发生S期阻滞,转染24、48、72 h 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2.79±4.06)%、(26.54±1.37)%和(33.45±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侵袭实验中,sh RNA-PAR-2 EC109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为19.6±2.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迁移实验中,sh RNA-PAR-2 EC109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为24.2±2.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h RNA-PAR-2 EC109细胞的增殖减慢,侵袭及迁移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食管黏膜胃上皮异位是指食管鳞状上皮被胃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疾病,包括颈段食管黏膜胃上皮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及Barrett食管。我院在2005年1月~2010年6月行无痛胃镜检查共发现食管黏膜胃上皮异位994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在19922例无痛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3~1998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患109例,行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的急症。临床应用CT、MRI进行颅脑损伤的疾病检查以来:已陆续有该疾病的报道。我院于1996-1999年期间手术治疗12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病例。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邓全军  曹瑾  李华  谢立群 《山东医药》2010,50(12):59-60
目的探讨胃石溃疡并发症的发生及其愈合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对内镜下发现的93例胃石症患者均钳取胃黏膜标本,并采取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清除胃石并经过4周的常规抑酸及保护胃黏膜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93例胃石患者中,Hp检测阳性57例、阴性36例;胃石合并溃疡与无溃疡并发症者Hp感染率分别为64.58%、57.78%(P〉0.05);治疗2周后,有Hp感染和无Hp感染患者愈合率分别为30%、68.75%(P〈0.05),4周后分别为96.67%、100%(P〉0.05)。结论胃石溃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但Hp感染可能影响其溃疡并发症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103例胃石症及其溃疡并发症的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石症及其溃疡并发症的内镜表现,提高对此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对内镜下发现的103例胃石症及其溃疡并发症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胃石数目的多少,分为1、2、≥3等三组;根据胃石的大小,分为5cm、≥5cm两组;分别统计各组溃疡并发症的例数,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各组间溃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无差异。结果发现的103例胃石患者中,胃石位于胃腔内、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水平部、毕Ⅱ式术后输入袢内、毕Ⅱ式术后残胃腔内、胆肠吻合口处分别为91例、3例、2例、4例、2例、1例;胃石数目平均为(1.32±0.67)个,大小平均为5.10×4.04×3.38cm3;胃石溃疡并发症49例,占胃石症患者的47.57%;溃疡单独位于胃角、胃窦、胃体共21例,溃疡同时位于胃角、胃窦、胃体中的两处或三处共26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毕Ⅱ式术后残胃腔内各1例;溃疡数目平均为(2.44±1.38)个,大小平均为0.96×0.73cm;49例溃疡并发症病例中,胃角、胃窦、胃体出现溃疡总例数分别为:33、25、17,位于胃角、胃窦、胃体溃疡平均数目分别为:1.06±0.16、2.79±0.75、1.25±0.47,平均大小分别为:1.26×1.08cm、0.63×0.34cm、1.01×0.79cm;按胃石数目分成的三组中,溃疡并发症分别为38、5、6例,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4.12,P0.05);按胃石平均大小分成的两组,溃疡并发症分别为33、16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17,P0.05)。结论胃腔内胃石溃疡并发症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胃角、胃窦、胃体,溃疡平均数目最多为胃窦,其次为胃体、胃角,平均大小最大为胃角,其次为胃体、胃窦;溃疡的发生与胃石的数目、大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TEN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关系。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法测定四种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M GC-803、HGC-27)的体外侵袭力、运动力,RT-PCR法检测四种胃癌细胞的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为HGC-27(48±2)、M GC-803(28±2)、BGC-823(30±3)、SGC-7901(13±2);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SGC-7901(0.336±0.079)、BGC-823(0.232±0.063)、M GC-803(0.228±0.056)、HGC-27(0.113±0.047);两两比较,P<0.01,>0.05,<0.05。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随PTEN基因mRNA表达增高而降低,PTEN基因mRNA表达及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PTEN基因参与胃癌的发展过程,并与胃癌的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评价胃癌细胞体外运动侵袭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