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与二维放疗计划的比较。方法40例接受放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与二维放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三维适形放疗其计划靶区肿瘤控制率(TCP)与处方剂量受照体积与二维放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使用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现象、平均靶区照射剂量,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表现及疗效。方法 宫颈癌患者40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从而扩展患者体外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并与普通放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所有患者中5年以上生存5例,3年以上生存30例,1年以上生存39例,且仅有3例患者在6个月左右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在临床治疗宫颈癌中,对控制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宫颈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与顺铂对中晚期食管鳞癌放疗增敏的近期疗效。方法 9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甘氨双唑钠+放疗组和顺铂+放疗组,每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甘氨双唑钠+放疗组、顺铂+放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和临床收益率均明显高于放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和顺铂均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但采用甘氨双唑钠进行放疗增敏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身体状态良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与R0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的高危Ⅱ期结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为结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7例高危Ⅱ期结肠癌患者,均行R0切除及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应用显微切割联合聚合酶链反应及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和比较肿瘤细胞及其正常腺上皮细胞的微卫星状态,分析其不稳定性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率为36.17%(17/47),低频微卫星不稳定性为27.66%(13/47),微卫星稳定为36.17%(17/47)。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表达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P=0.298)、总生存期(P=0.667)无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低分化肿瘤组织学分级(P=0.003)、受检测的淋巴结数目<11个(P=0.027)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对于R0切除的高危Ⅱ期结肠癌患者,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不能作为辅助化疗后的预后指标,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受检测淋巴结数目是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的生存预测因子,旨在指导个体化治疗,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初治的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患者76例,随访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应用显微切割联合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的方法检测肿瘤细胞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肿瘤细胞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无瘤生存达5年和未达5年两组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7、P=0.018和t=9.265、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是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子(x^2=40.472和39.528,均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分化腺癌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7.67和43.13个月,均低于中高分化腺癌的61.13和64.21个月(X^2=45.015和35.514,均P=0.000),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11个的患者分别为45.65和53.10个月,低于≥11个者的68.47和70.18个月(x^2=23.134,P=0.011;X^2=22.896,P:0.013)。结论低分化腺癌和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11个是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的不良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头颈部常见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头颈部常见良性肿瘤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侵袭性全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伽马刀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5例(13.9%),1年内病情复发的患者为3例(8.3%),术中死亡病例1例(2.8%);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13例(36.1%),1年内病情复发患者11例(30.6%),由于术中出血过多或其他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5例(13.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伽马刀放射治疗头颈部常见良性肿瘤,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大幅降低手术风险,有效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放疗期间继发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采用臭氧治疗仪治疗宫颈癌放疗期间继发感染的水平。方法选取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冲洗,观察组患者采用臭氧治疗仪进行冲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继发感染和阴道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好转、稳定、进展以及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率为3.17%、阴道粘连发生率为1.59%,对照组继发感染率为19.30%、阴道粘连发生率为28.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臭氧治疗仪行阴道冲洗不会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却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感染的概率,且其操作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临床诊断与放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术后实施病理切缘检查,均呈阳性显示。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未行放疗治疗(对照组,n=30)与接受术后放疗(观察组,n=3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5年生存率为36.7%,高于对照组16.6%;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10%,对照组为6.7%,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放射反应:以呕吐、恶心、腹泻、腹痛为主;晚期放射反应:以胃肠道出血为主。结论针对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放疗对患者生存有显著影响,因本病率相对较低,各基层医院技术水平、单位设备配备水平不一,故需加强前瞻性研究,对根治性术后实施放疗的指征进一步明确,使远期治疗效果改善,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放射肿瘤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需紧密合作,以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突变蛋白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预测作用,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初治DLBCL患者6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突变蛋白和CD10、bcl-6、MUM1的表达,分析p53突变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分型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8.4 %(30/62)的患者表达p53突变蛋白。p53突变蛋白表达与初始治疗反应有关(χ2=20.365,P=0.040),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3.3 %(10/30),阴性组为59.4 %(19/21);与分子分型有关(χ2=31.023,P=0.021),阳性组非生发中心型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83.3 %和56.2 %;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53突变蛋白表达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阳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均短于阴性组(χ2=36.784,P=0.005和χ2=35.276,P=0.006)。结论 p53突变蛋白表达是DLBCL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能够用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放射治疗前实施锥形束CT图像采集,并通过图像对肿瘤靶区体积进行计算,并对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次研究中包括部分消退2例,微小消退8例,稳定10例;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缩率为33.1%,日均退缩率为1.5%;大分割加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缩率为35.4%,日均退缩率为1.3%。结论放疗期间可通过千伏级锥形束CT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对于周围型病灶能够做出客观有效评价,肿瘤体积变化在放疗过程中存在明显异质性,病灶在治疗期间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体积退缩,但大部分均为微小退缩或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