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8个月余。5 d前啼哭时脸色发紫,嘴唇紫绀并出现呼吸困难。B超(图1)提示:右侧胸腔5 mm的液性暗区,并见大小约31 mm×24 mm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提示:(1)右侧胸腔积液;(2)右侧胸腔内低回声区(性质待查);后行胸部CT(图2)示:右肺下叶团状低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左侧对比右侧桡动脉人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从1989年至2013年2月。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地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6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侧桡动脉入路组发生入路更改的可能性是左侧桡动脉入路组的1.37倍[相对危险度1.37,95%可信区间(1.10,1.71),P=0.005],左侧桡动脉入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均数差0.73,95%可信区间(0.09,1.36),P=O.02]。两组在外周血管并发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桡动脉入路组与右侧桡动脉入路组相比,具有较低的入路更改率及较短的手术操作时间,处于学习曲线期的术者使用左侧桡动脉入路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检索Elsevier(1999-2011)、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1)、维普数据库(1999-2011)、万方数据库(1999-2011),并通过文献追溯途径,收集1999年1月—2011年5月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研究文献,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评价。结果:应用了11篇文献,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进一步提高文献的质量和研究,总结出更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安全良好疗效的临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1岁,2011年12月12日主因行胸部CT平扫检查时发现右肺下叶阴影入院,体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IgG 30.00 g/L,余正常.风湿全套检查示nRNP抗体、抗Sm抗体呈弱阳性,余未见异常.头颅+胸部+上腹部CT平扫检查示右肺下叶肿块影,密度均匀,轮廓不规则,边缘毛刺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头颅、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双侧支气管各段通畅,未见新生物;(2)支气管慢性炎症改变.遂于2011年12月1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内有一直径约5 cm的黄褐色病灶,质较韧,边界清楚,未累及脏层胸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兰州市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状况,整合促使高校大学生吸烟的因素,并对其参与学校实施控烟干预措施的态度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级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兰州市3个级别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调查学校,对3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匿名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35.6%,目前吸烟报告率26.5%,经常吸烟报告率为9.7%,不同年级、性别吸烟报告率有显著性差异。86%的高校学生对吸烟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对学校实施干预措施支持者占87.20%,其中支持率较高的措施有主题教育、成立戒烟机构、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结论:正视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和吸烟行为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高校应采取综合措施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与传统视频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MI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关于RAMIE与MIE的临床研究,搜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3.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84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接受RAMIE和MIE治疗的患者各9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RAMIE治疗的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高于接受MIE治疗的患者[比值比(OR)=1.80,95%CI:1.03~3.14;P=0.04];两种手术治疗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比例[平均偏差(MD)=0.98枚,95%CI:-0.63~2.59]、总手术时间(MD=-9.06 min,95%CI:-33.75~15.63)、胸部手术时间(MD=21.48 min,95%CI:-11.46~54.42)、术中出血量(MD=-19.60 ml,95%CI:-41.29~2.08)、术后住院时间(MD=-1.95 d,95%CI:-5.00~1.10)、R0切除率(OR=1.11,95%CI:0.68~1.79)和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OR=0.79,95%CI:0.46~1.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MIE与MIE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基本一致。在统计学上,接受RAMIE治疗的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高于接受MIE治疗的患者。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RAMIE将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切除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4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术,先侧卧位、胸腔镜下游离切除食管并清扫胸部淋巴结;然后平卧位,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部淋巴结,将胃制成管状于左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无中转开胸腹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32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80ml,淋巴结清扫共计392枚。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2天,术后36h胸部切口疼痛VAS法评分平均为3.26分,术后胸腔引流平均为200ml,胃肠减压引流量平均为150ml,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6/40),其中肺部感染5例,颈部吻合口瘘2例(术后第5、8天)。随访40例,随访时间为1-9个月,均无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