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虞炜  李程  魏忠  权蕊良  刘巧玉 《安徽医药》2019,40(3):291-29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出院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7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471例胃癌患者术后TNM分期Ⅰ期81例(17.2%),Ⅱ期112例(23.8%),Ⅲ期278例(59.0%)。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增多症56例(11.9%),与患者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抗原Ki-67、N分期、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在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为4.9%,Ⅱ期为9.8%,Ⅲ期为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术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共101例(21.4%),与患者性别、年龄、CEA、T分期、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在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为16.0%,Ⅱ期为13.4%,Ⅲ期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TNM分期与血小板增多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胃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2=0.049,P<0.05)。结论 合并血小板增多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胃癌患者病理分期较晚。  相似文献   
2.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瘤,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近期收治1例EMP,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虞炜  蔡善保 《安徽医药》2020,41(2):138-142
目的 探讨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胃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DX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PRDX1蛋白水平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间PRDX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DX1蛋白的过表达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较短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RDX1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胃癌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RDX1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某院收治的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53例小肠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及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SIST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贫血,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腹胀。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51/53),CD34阳性率(39/53)。该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4~60个月)。32例术后复发转移,11例复发转移患者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结论:小肠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诊断小肠间质瘤检出率较高;中高恶性度SIST较低恶性度者更容易复发转移;手术为该病目前最佳选择;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5.
徐飞  闫玉梅  虞炜 《齐鲁药事》2012,31(3):143-144
目的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氟尿嘧啶有关物质的测试。方法 6.805 g.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5 mol.L-1氢氧化钾溶液将pH调至5.7±0.1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6 nm,柱温:室温,对氟尿嘧啶样品进行高温、高温高湿、光照、氧化、酸、碱等处理后测试。结果用该方法进行测试均能很好分离各杂质,且能有效检测出各杂质含量。结论该方法对氟尿嘧啶的有关物质测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早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13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 96%(9/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及神经脉管侵犯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虞炜  蔡善保 《安徽医学》2020,41(2):138-142
目的 探讨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胃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DX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PRDX1蛋白水平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间PRDX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DX1蛋白的过表达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较短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RDX1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胃癌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RDX1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早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13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96%(9/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及神经脉管侵犯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我国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35岁的妇女患乳腺癌较常见。乳腺癌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无痛性乳房肿块,但乳房肿块并不是乳腺癌特有的体征,很多常见乳房良性疾病也有乳房肿块,如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瘤、积乳囊肿等。  相似文献   
10.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瘤,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近期收治1例EMP,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