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敏感性鼻咽癌细胞株中Ku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比较作为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DNA依赖性蛋白激酶 (DNA PK)的调节亚基70 Ku、80 Ku在不同放射敏感性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克隆实验测定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CNE1和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不同剂量照射后的存活分数 ,用线性二次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并求出放射生物学参数α、β、SF2、MID以评价两株细胞的放射敏感性。Westernblot检测照射前和后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CNE1、CNE2细胞中Ku的表达 ,检测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CNE1在各个剂量点的存活分数均比CNE2高 ,MID也大于CNE2 (2 .35∶1.11) ,SF2也大于CNE1(0 .5 4∶0 .37)。Westernblot显示两株细胞中70 Ku、80 Ku均有表达 ,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测定显示70 Ku在CNE1、CNE2细胞中分别为 2 0 .0 3± 7.5 6和 19.36± 6 .0 4 ,80 Ku分别为 2 5 .98± 12 .87和 2 3.74±9.2 4 (P值均 >0 .0 5 )。蛋白表达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样显示 4Gy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及 0~ 16Gy照射后 12hKu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实验验证了CNE2比CNE1对放射更敏感 ;照射前后两个细胞均有70 Ku、80 Ku蛋白表达且无差异 ;CNE1、CNE2放射敏感性的差异与Ku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鼻咽癌发生Ⅰ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1例复发鼻咽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及复发鼻咽活检组织VEGF及P53、MDM2、P21WAF1、P21ras蛋白的表达,采用卡方分析法检验Ⅰ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1例中发生Ⅰ区转移9例;当鼻咽癌侵及鼻腔同时伴有VEGF高表达时,Ⅰ区转移率(37.5%)明显高于其它患者(8.6%),P=0.020。结论鼻咽癌侵及鼻腔与VEGF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复发患者Ⅰ区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鼻咽癌颈部Ⅰ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目前公开发表的被认为可能与其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了验证。方法抽取2001年至2010年间确诊为鼻咽癌的病例567例,根据治疗前CT检查结果判断Ⅰb区淋巴结转移。Ⅰb区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卡方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在567例中,Ⅰb区淋巴结转移21例,与其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的临床因素有:咽后淋巴结转移、鼻腔侵犯、口咽侵犯、Ⅱ区淋巴结最大径、颈区累及。其中咽后淋巴结转移、鼻腔侵犯、颈区累及在多因素分析中未被筛除。结论鼻咽癌Ⅰ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咽后淋巴结转移、鼻腔侵犯、颈区累及。  相似文献   
4.
不同p53功能状态鼻咽癌细胞株的放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不同p53功能状态及其放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53-SN3,空载体质粒pCMV-NeoBarn分别转染到鼻咽癌细胞CNE1、DNE2中。p53功能检测技术明确细胞转染p53基因前后的p53功能状态。成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存活分数。采用单击多靶模型和线性二次函数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求出放射生物学参数Do、Dq、N和α、β、α/β、SF2值。结果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后鼻咽癌细胞获得正常p53功能。CNE1-pNeo和CNE1-wtp53细胞的%值分别为1.17、1.08Gv;Dq值分别为2.25、1.21Gy;Q值分别为0.13、0.29Gy^-1;SF2值分别为0.765、0.326。CNF2-pNeo和CNE2-wtp53细胞的Do值分别为0、92、0.84Gy;Dq值分别为1.45、1.04Gy;α值分别为0、13、0.76Gy^-1;SF2值分别为0.675、0.156。CNE1、CNE2细胞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后,Do、Dq、SF2值均减小,α值增大。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可以提高p53功能缺陷的鼻咽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榄香烯乳注射液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的非细胞毒性广谱抗肿瘤药物,与放疗同步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明显,本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与全脑放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榄香烯PICC置管静脉滴注与放疗同步治疗脑转移瘤16例(研究组)的疗效。放疗采用6MV-X线,肿瘤DT40Gy,20F,1次/d,每周5次。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滴注400mg,于放疗第1d开始至放疗疗程结束,总量10.4g。对照组27例予单纯全脑放射治疗,方法同前。结果 43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体有效率(CR+PR)为53%,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44%Vs 63%,P〈0.05),而肿瘤大小未能影响近期疗效(P〉0.05);患者总体1年生存率为63%,2年生存率为23%,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血液学毒性相似,治疗中脑水肿严重程度相似。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榄香烯治疗NSCLC脑转移瘤患者获得较好的近期有效率,但未能提高总体生存率,放疗毒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单位(DNA—PKcs)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DNA—PKcs。结果在73例NSCLC的癌组织中,DNA-PKcs高表达66例、低表达7例,高表达率为90.4%;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DNA—PKcs高表达7例、低表达66例,高表达率为9.6%;两种组织中DNA—PKcs的高表达率相比,P〈0.01.NSCLC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未手术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患者的生存率无关(P均〉0.05)。结论DNA-PKcs在NSCLC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治疗疗效及预后无关,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全营养混合液配合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芬  蒋昌斌  万明辉  秦海燕  李蓉  牛道立 《广东医学》2011,32(16):2079-2081
目的 观察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76例确诊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配合放化疗组(观察组,38例)和单纯放化疗组(对照组,38例).两组均为同期放化综合治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总剂量50~70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放疗一线治疗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EGFR野生型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对胸部不同部位病灶合理利用放疗和氩氦刀联合治疗.对中央病灶或纵隔转移淋巴结实行姑息性三维适行放疗(3DCRT),而对周围肺部病灶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观察其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一线有效率达到42.31%,疾病控制率(DCR)为80.77%,近期疗效并不弱于PS评分好的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Ⅰ到Ⅱ级,经处理后都能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结论:对于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计个体化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化疗、放疗、氩氦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商品名:多瑞吉)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时出现黏膜反应所致中、重度疼痛的控制作用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时出现口腔溃疡疼痛及咽喉疼痛程度多为中至重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镇痛作用、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疼痛缓解率治疗组为100%(25/25),对照组为52%(13/25),两组止痛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P〈0.0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66±0.35)、(10.01±0.34)分]与[(18.12±0.46)、(14.68±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1)。芬太尼透皮贴剂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皮肤瘙痒、嗜睡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低,均能耐受。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时出现的急性口腔、咽喉疼痛,镇痛疗效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使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