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不少患者会出现术后疼痛、尿潴留、便秘、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针灸作为中医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相应的辨证取穴,可以起到理气止痛、通利小便、疏通胃肠气机、通腑消滞等功效。针灸疗法对于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可靠,但最佳穴位、最佳刺激参数和最佳组合方案缺乏统一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体质入手,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探讨不同中医体质慢性便秘的病因、辨证以及内外治法的具体用药,阐明在内治法基础上,选用1~2种外治法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观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SA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因罹患T1b期肾癌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22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1~12 h先在介入手术室行DSA超选择性肾肿瘤靶动脉栓塞,然后再行经腹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组织病理学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术后进行随访统计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改开放病例,无死亡病例,仅1例因肿瘤切除过程中出血较多,采用动脉夹暂时阻断肾动脉主干,阻断时间约为14 min。术中手术时间为(152.22±7.34) min,术中出血量为(102.27±66.82) 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45±0.60) 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91±0.75) d,术后住院时间为(6.27±1.12)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中和术后输血率分别为4.54%和4.54%。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2~36个月,暂未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生物学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的系统免疫疗法在尿路上皮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临床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机体免疫活性的重要负性调节因子,可防止正常组织和自身免疫功能的破坏。迄今为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批准了可阻断PD-1(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或PD-L1(Atezolizumab、Durvalumab和Avelumab)的五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根据在相关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持久的治疗反应和可控的安全性,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老年人多属体弱多病,服药的机会也多。据调查,65岁以上老人约有80%患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有35%的老人还不只患一种病。可见,患病的老人多,老人的病多、吃药多,而且由于服药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机会也多。有不少药物不仅能治好老人的病,也能给老人造出新病,这就不能不引起老人们及其后辈对此倍加关注。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兹举几种药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及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经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的且符合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338例(774枚),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35例,中年组(45~<60岁)109例,老年组(≥60岁)194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腺瘤分布部位、数目、大小、病理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1.24:1,平均年龄(59.50±10.74)岁。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组成的左半结肠是息肉的高发部位,横结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脾曲最少。三组分布部位差异无显著性(χ2=15.057,P=0.518)。直径<0.5cm的腺瘤占55.04%,0.5~1.0cm占38.24%,>1.0~2.0cm占5.81%,>2.0cm占0.90%,不同年龄组腺瘤的大小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0.640,P=0.008)。山田Ⅰ型息肉出现286次(84.62%),山田Ⅱ型出现272次(80.47%),山田Ⅲ型出现45次(13.31%),山田Ⅳ型出现24次(7.10%),不同年龄组息肉形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5.480,P=0.014)。管状腺瘤301例(89.05%),绒毛状腺瘤15例(4.44%),管状绒毛状腺瘤22例(6.51%),无蒂锯齿状腺瘤2例(0.59%),不同年龄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7.171,P=0.115)。临床表现:无症状(30.47%)、腹痛(21.30%)、腹胀(16.57%)、腹泻(11.24%)、便秘(10.65%)、排便习惯改变(5.03%)、便血(4.73%),不同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χ2=8.091,P=0.764)。结论结直肠腺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不论性别结直肠腺瘤的发病率均有升高。好发部位是左半结肠,最常见的是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直径<0.5cm,形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管状腺瘤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便秘大鼠模型,检测其衰老相关指标,探讨便秘与衰老的相关性。方法在饲料中加入大黄,通过观察大鼠24 h粪便形态、重量、数量(粒数)以及测定肠道传输功能,确定泻药性便秘大鼠造模成功。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胸腺、脾脏指数以及大脑海马体中klotho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24 h粪便重量、数量,肠道活性炭推进百分比,血清SOD水平,胸腺指数,大脑海马体klotho蛋白浓度、klotho目的蛋白光密度值和klothoβctin光密度值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便秘与大鼠衰老指标有相关性,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