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潘丁龙  陈明芬  富晓彬  黄坚候 《癌症进展》2022,20(6):595-598,602
目的 探讨C末端驱动蛋白1(KIFC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Oncomine、TPA及UALCAN数据库分析KIFC1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KIFC1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与KIFC1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210例初治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4例行序贯化放疗,126例行同步化放疗,放疗剂量60~66 Gy(均为调强放疗),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2~6个周期。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疗效,分别采用国立癌症研究所毒性判定标准(NCI-CTC)30和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 制定的急慢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放化疗毒性反应。同时随访其生存情况并选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中获CR 79例,PR 99例,SD 21例,PD 11例,有效率(RR)为84.8%。全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6%、52.2%,中位生存期为41.0个月,同步化放疗组较序贯化放疗组无明显的生存优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狭窄、白蛋白降低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位置、N分期、放射性食管狭窄、白蛋白降低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主要毒副反应为血红蛋白减少、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狭窄、放射性肺炎和白蛋白降低,序贯化放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高于同步化放疗组(P=0.046)。结论 肿瘤位置、N分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和白蛋白降低是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过程中对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可以较好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UB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索BioGPS、Oncomine、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数据库,挖掘分析BUB1基因在正常人体组织、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GEPIA等数据库分析BUB1基因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BioG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EGFR表达对食管鳞癌和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食管鳞癌、腺癌细胞系ECa-109、OE-19作为研究对象。脂质体转染化学合成的不同EGFR-siRNA和阴性-siRNA,通过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EGFR表达情况,CCK8法分析转染对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设ECa-109、OE-19细胞空白对照组(O1、O2组)、单纯照射组(R1、R2组)及EGFR-siRNA照射组(E-R1、E-R2组),单次照射0、2、4、6、8 Gy。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分数及放射增敏比(SERD0值比),流式细胞仪检测EGFR-siRNA联合放射对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影响,单次照射6 Gy。结果 EGFR-siRNA可明显下调两种细胞EGFR表达,且转染对细胞增殖抑制率<5%(4.9%、4.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E-R1、E-R2组细胞SF值低于O1、O2组,SERD0值比分别为1.40、1.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R1组比E-R2组照后G2+M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下降(P=0.016、0.028),细胞凋亡率也增高(P=0.007)。结论 与食管腺癌细胞相比,干扰EGFR表达显著提高了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寻找能够有效防治各种放射性黏膜损伤的理想药物。方法将Ⅱ、Ⅲ期盆腔肿瘤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行放疗+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保留灌肠,对照组行放疗+地塞米松等药物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相关血清和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疗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不断升高,观察组的CRP增长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显著延长首次直肠临床症状的发生时间;放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可有效调节CRP水平,减轻放疗所致的直肠黏膜免疫损伤,推迟直肠黏膜炎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3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并于放疗第1天起应用尼妥珠单抗,同时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3例既往未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有效率87.0%,1、2a总生存率分别为67.0%和45.9%;10例复发和(或)转移的患者有效率90.0%,1a生存率23.3%,中位生存期8.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放射性气管炎,毒副反应程度较轻,均可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疗效较好,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