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5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LSCC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对LSCC TU17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分析DNM3OS与EMT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L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DNM3OS在LSC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应用MTS、克隆形成及Transwell小室等方法分别检测敲低DNM3OS表达对TU17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应用qPCR和WB法检测转染si-DNM3OS后对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锌指转录因子2(SNAI2)mRNA和蛋白的变化。结果:LSCC组织中DNM3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联(P<0.05 或 P<0.01)。DNM3OS在LSCC细胞株(Hep-2、AMC-HN-8、TU177、TU212及TU686)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P<0.05 或 P<0.01),转染si-DNM3OS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DNM3OS表达敲低可抑制TU177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 或 P<0.01),可上调 TU177 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而下调 N-cadherin、vimentin、twist和SNAI2的表达(均P<0.01)。结论:DNM3OS高表达与LSCC的恶性进展有关,其可能为预测LSCC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DNM3OS可能通过影响EMT进程促进LSC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长链非编码RNA XLOC_002319(long non-colding RNA XLOC_002319,lncRNA XLOC_002319)基因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XLOC_002319基因在ESCC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以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的方法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前后的食管癌细胞株(TE1、TE13、Yes-2、Eca109和T.TN)、ESCC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食管上皮内瘤变(esophage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组织中XLOC_002319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结果:未经5-aza-dC处理的5种食管癌细胞中XLOC_002319基因的表达均呈阴性或弱阳性,经5-azadC的5种食管癌细胞中XLOC_002319基因的表达均增高.5株食管癌细胞在5-aza-dC处理前表现为XLOC_002319高甲基化状态,处理后,Eca109和T.TN细胞系中XLOC_002319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其余3株细胞系中XLOC_002319基因均表现为非甲基化状态.XLOC_002319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ESCC组织中XLOC_00231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63.75% (51/80),显著高于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发生XLOC_002319基因甲基化的ESCC组织中XLOC_002319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ESCC组织(P<0.01).结论:XLOC_002319基因在ESCC中的低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小核仁RNA73B(small nucleolar RNA 73B,SNORA73B)在喉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中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切入点,探讨SNORA73B可能通过维持干细胞特征,从而促进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qPCR检测LSCC组织和细胞中SNORA73B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细胞,MTS、划痕愈合、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NORA73B敲低或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肿瘤细胞球形成实验,检测SNORA73B对LSCC细胞干性样特征的影响。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SNORA73B在LSC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和细胞对照组(均P<0.05),且与患者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不良预后有关(P<0.05)。过表达SNORA73B的Tu177细胞增殖、划痕愈合、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而干扰SNORA73B后细胞增殖、划痕愈合、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均P<0.05)。在诱导LSCC干细胞样特性的喉癌球细胞形成后,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贲门腺癌(GCA)中NDRG2(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甲基化与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97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DRG2基因启动子区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49.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P<0.05),且Ⅲ期和Ⅳ期贲门腺癌患者中NDRG2基因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低分化组中NDRG2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3%(43/97),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94.8%(92/97)(P<0.01),且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缺失与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有明显的相关性(r=-0.510,P<0.01)。结论:NDRG2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中此基因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Ras相关区域家族7(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7,RASSF7)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甲基化状态,探究RASSF7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 - PCR 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的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 5-aza-dC)处理前后的4株食管癌细胞系(TE13、T.Tn、YES-2、Ec109)和69例ES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RASSF7 mRNA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7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7基因在TE13、T.Tn、YES-2细胞系中表达阳性,在Ec109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经5-aza-dC处理后,RASSF7在TE13、T.Tn、YES-2中表达下调,在Ec109中表达阳性。5-aza-dC处理前后4株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ESCC组织中RASSF7的mRNA相对表达量(0.63?0.08 vs 0.42?0.20,P<0.01)与蛋白表达阳性率[56(81.2%) vs 37(53.6%),P<0.01]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或P<0.01),与TNM分期、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ES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结论:4株食管癌细胞系、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ASSF7基因的表达差异与RASSF7本身甲基化状态无关,ESCC组织中RASSF7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miR-452-5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异常表达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EMT进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86名ESCC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qPCR法检测miR-452-5p及其他相关基因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向KYSE-150细胞中分别转染miR-452-5p mimic或pcDNA3.1-SOX7构建过表达的细胞株。分析miR-452-5p表达与ESCC病理特征和患者5年OS的关系。用MTS、Tanswell法检测miR-452-5p过表达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EMT进程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TOP/FOP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452-5p与SRY盒转录因子(SOX7)3’UTR区的结合作用及对Wnt/β-catenin通路活化水平的影响。结果:miR-452-5p在ESCC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P<0.01),并与E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5年OS密切相关(均P<0.01)。m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NUP50-AS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ES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人食管癌Eca10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的49 例ESCC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RT-PCR检测ES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5 种食管癌细胞株(TE1、TE13、Eca109、Kyse150 和Kyse170)中NUP50-AS1 表达水平。shRNA 转染NUP50-AS1 后,选用sh2 -NUP50-AS1 进行后续功能实验。采用MTS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Eca109 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NUP50-AS1 在E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03±0.870 vs 1.000±0.000,P<0.05);NUP50-AS1 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1),NUP50-AS1 在5 株食管癌细胞系中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其中Eca109 细胞的NUP50-AS1 表达水平最高。转染后,sh2-NUP50-AS1 转染组干扰效率最高,敲低NUP50-AS1 可明显抑制Eca10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ESCC组织中lncRNA NUP50-AS1 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癌症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敲减其表达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NUP50-AS1 的高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IGFBP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GCA患者癌组织标本和67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BP7基因在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IGFBP7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2.9%(45/85),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35.3%(30/85),相应癌旁组织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5.8%(24/67)和19.4%(13/67);癌组织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第1外显子区(P<0.05)。GCA组织中IGFBP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比第1外显子区更易发生甲基化而导致IGFBP7表达缺失,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可能是GCA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inc01503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 细胞增殖、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19 例E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ESCC 组织及ESCC 细胞系(Kyse150、Kyse170、Eca109、TE1 和TE13)中linc01503 的表达水平;分别用pGPU6-shRNAlinc01503转染、TGF-β1 处理ESCC 细胞,用qPCR 法检测转染前后EMT相关基因及处理前后linc01503 表达的变化,用MTS及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linc01503 对ESCC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linc01503 在ESCC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均P<0.05),ESCC组织中linc01503 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联,并与生存期密切相关(均P<0.05)。TGF-β 处理促进ESCC细胞的EMT过程,同时诱导linc01503 表达明显上调。linc01503 敲低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均P<0.05),同时明显增加了E-cadherin 的表达而降低了N-cadherin、vimentin 基因的表达(均P<0.05)。结论:linc01503 作为TGF-β 的下游效应基因之一,促进了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及EMT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