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疗索赔也越涨越高,患者和家属的过度维权已经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难题之一.成因: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医疗服务不到位;媒体对医疗的报道有失偏颇.危害:其主要危害有影响社会及家庭的安定;加重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医院合法经济权益;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影响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加重了人民法院的审判难度和工作负担等.防范与对策:(1)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是杜绝医疗纠纷的根本保证.(2)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3)换位思考,取得谅解.(4)尊重事实,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5)寻求法律帮助是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胃底贲门癌手术治疗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胃底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及远期疗效的最佳方法;探讨手术路径、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单纯经胸或单纯经腹的近端胃切除与经胸、腹联舍切口行全胃切除术对疾病远期效果的影响。结果 胸外科经胸近端胃切除36例;普外科单纯经腹近端胃切除10例,全胃切除3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全胃切除79例。比较:近端胃切除不利于淋巴结清扫,达不到根治效果。经胸腹联合切口的全胃切除既有利于淋巴结清扫,又能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手术切除率高。结论 胃底贲门癌经胸腹联合切口全胃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蛋白,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交叉性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的间叶源性肿瘤。确切地说,GIST是病理学或分子病理学诊断名称,它占所有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80%。最近Thomas等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对1992~2000年美国12个地区的1458例恶性GIST患者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力尔凡对直肠癌MMP蛳7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力尔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瘤体内注射力尔凡后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手术治疗,并通过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两组MMP蛳7的表达。结果:MMP蛳7在对照组与力尔凡治疗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7 %,68.7 %,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中Dukes B期和C期MMP蛳7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瘤体内注射力尔凡,可明显降低直肠癌MMP蛳7的表达,在Dukes C期比B期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的胃肠外营养 19例与常规胃肠外营养液 2 0例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1.88± 0 .5 1)× 10 9/ L ]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 [(1.4 1± 0 .34)× 10 9/ L]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两组间术后血白蛋白无明显差异。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伤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氨酰 -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胃肠外营养液能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数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由突变的kit[1]和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2]基因驱动的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kit和PDGFRA突变的确定不仅可以评价原发疾病的预后[3],而且可以判断靶向治疗的获益情况[4].本研究对106例GIST标本行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25例老年(60~84岁)SAP患者的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非老年人(22—59岁)对照组SAP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SAP患者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多伴其他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PACHEⅡ(24、48h)和Ranso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患者的局部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和死亡原因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我国老年SAP病因以胆源性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伴发疾病多,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较高。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仍以内科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肿瘤DNA存在于患者血液中,虽然含量极微,但可反映人体对肿瘤的负荷。ckdn2/p16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功能异常多见于各种肿瘤;而其结构异常表现为缺失、点突变及启动子CpG岛的高度甲基化后,使其失活,不能转录和翻译。本研究对同一患者中ckdn2/p16基因几种异常单独或相互作用与病理分型和临床Duke’s分期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hydroxyproglandin dehydrogenase,PGDH)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GDH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PGDH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甲基化率为37.5%(10/32),有6例癌及癌旁组织都发生了甲基化;伴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甲基化率为50%(7/14),高于无转移的甲基化率16.7%(3/18)(P<0.05).[结论]PGDH基因高甲基化是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常见的分子改变之一,结直肠癌中PGDH基因高甲基化可能发生在癌变早期并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