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首发眼球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60岁,因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月半,同侧失明伴疼痛半月,于2003年5月12日入院。入院前2周,我院高频超声检查示双眼玻璃体内实性占位,左眼视网膜部分脱离;荧光眼底造影诊断左眼脉络膜色素细胞瘤;MRI诊断左侧眼球后外部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可能性大。入院时复查荧光眼底造影诊断双眼脉络膜转移癌;胸片、CT诊断左肺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灵含漱对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期间并发急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日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灵含漱,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及程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推迟,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40例均按时完成全程放化疗,对照组有3例因口腔黏膜损伤严重而延长了总疗程时间。结论:口灵含漱可推迟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减轻其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将123例确诊为中晚期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印例,均采用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DDP)75mg/m2,分3 d使用并水化.治疗组另加艾迪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10天.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63例中,CR5例,PR27例,NC15例,PD16例,总有效(CR+PR)率50.8%;对照组60例中,CR3例,PR18例,NC18例,PD21例,总有效率3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及胃肠反应,均以治疗组为轻.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配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较单纯NP方案可提高疗效,并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减轻肿瘤化疗毒性反应及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减轻肿瘤化疗毒性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2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辅佐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化疗;观察两组化疗毒性及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其骨髓毒性、心脏毒性及脱发反应等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1概述 乳腺癌的激素依赖性现象早在一个世纪前即引起学者关注.1986年Beaston首次报道卵巢可能分泌"某些物质"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1900年Boyd等[1]报告,切除卵巢可使1/3绝经前晚期乳腺癌获得缓解,他认为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有选择性.直到60年代后,Jensen等[2]发现了雌激素受体(即经典的ER,现名ER-α)才得以解释此现象.曾普遍认为只有一种ER介导对靶组织的效应,直到1996年ER-α被克隆之后10年,第二种雌激素受体(即ER-β)才被发现[3-5].近年来,科学家们对ERβ的生物学功能、变异以及它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和内分泌治疗方面的可能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ER-β的发现对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可能使人们对雌激素的作用机制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处理长春瑞滨(NVB)的局部毒性反应,探讨其防治措施及对策。方法采用含NVB的化疗方案治疗125例恶性肿瘤患者。征得患者在化疗全程中的配合后,选派有经验的护师行静脉穿刺,输注NVB前后以含地塞米松的液体冲管,输液中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疼痛、红肿等反应。对药物渗漏者,立即停止输液并立即回抽后拔针,局部及时以透明质酸酶等药物封闭、12小时内间歇冷敷等处理。结果全组病例共出现局部毒性7例,其中Ⅰ级4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1例,发生率为5.6%。结论运用NVB化疗须重视局部毒性反应,以防在先、操作中密切观察、对药液外渗者及时处理,方能降低局部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及其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抗癌免疫核糖核酸对肿瘤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癌免疫核糖核酸(抗癌i蛳RNA)在配合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已确诊且有可测量客观病灶的219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17例采用抗癌i蛳RNA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102例单纯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观察组42.7%,对照组21.6%,观察组较对照组胃肠反应、骨髓毒性等毒副反应较轻,生活质量改善较明显。结论:抗癌i蛳RNA能增强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修复化疗对宿主的免疫损伤,对恶性肿瘤化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P方案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晚期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入选103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P方案)50例及对照组(CAP方案)53例,均完成3个周期化疗,对照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2.0 %,对照组为32.1 %,P<0.05。两组均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毒性、脱发及局部静脉炎等毒副反应,其中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明显优于传统方案CAP,可用作晚期NSCLC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身化疗结合胸腔置管持续引流并灌注平阳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麻后,胸穿置入硅胶管,并固定保留,接闭式引流袋,通过输液调节器调控引流速度。当胸腔积液引流彻底时向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100mg、平阳霉素8mg,嘱患者多翻身、变换体位。每3周1次,共2次。另配合全身化疗2个疗程。观察胸腔积液消退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48例中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17例,无变化(NC)9例,总有效(CR+PR)率81.3%,其中CR率45.8%。不良反应有胸痛、发热、恶心、呕吐及骨髓毒性。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灌注平阳霉素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胸腔置管引流较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研究奥沙利铂(L-OHP)和羟基喜树碱(HCPT)分别联合5-Fu/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7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含L-OHP方案)及对照组39例(含HCPT方案),2组均完成3个疗程化疗,每3周重复。对照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CR 1例,PR 18例,总有效率(CR PR)为47.5%;对照组CR 0例,PR 10例,总有效率(CR PR)为25.6%,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及腹泻发生率较高(45%及35%),对照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61.5%),P<0.05,但2组恶心呕吐、脱发等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CF是治疗大肠癌的有效化疗方案,特别适宜晚期大肠癌以及对5-Fu耐药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