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树军 《新医学》2004,35(6):368-368
患者 ,女 ,6 5岁 ,退休教师。反复失眠、性情急躁、心慌 2年余为主诉入院。缘于 2年前起经常失眠 ,性情急躁 ,易受惊、心慌、心烦 ,遇事容易紧张而长期就诊于心理门诊 ,诊断为“神经衰弱”。服用曲唑酮、艾司唑仑、普萘洛尔等治疗 ,症状反反复复。发病以来 ,无发热、头痛、呕吐  相似文献   
2.
手法快速复位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2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68年~ 2 0 0 2年采用手法快速复位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2 1 6例 ,具有疗效快、痛苦少的特点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1 6例中男性 1 34例 ,女性 82例 ;年龄 6个月~ 6岁 ;病程 2 0 min~ 4h;右侧 1 1 5例 ,左侧 1 0 1例。治疗方法以右侧脱位为例 ,患儿由家长双手抱住坐在双腿上 ,面朝医者。一助手两手按住患儿的患侧肩关节处 ,作牵引固定。患儿手臂朝前 ,术者左手握住其患侧的手腕部牵拉作牵引 ,右手拇指放在高起的桡骨头外侧 ,其余四指和掌部托住肘关节 ,在左手用力牵引的同时 ,右手拇指向内上推压桡骨头 ,同时将前臂旋后屈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顺铂为基础的两种联合化疗方案 :顺铂 (cisplatin ,DDP)联合长春瑞宾 (vinorelbine ,NVB)与顺铂联合紫杉醇 (pacli taxel,Taxel)治疗晚期NSCLC病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住院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 48例 ,分别接受顺铂 +长春瑞宾(PN)治疗 2 5例 ,顺铂 +紫杉醇 (PT)治疗 2 3例。按WHO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 ,完成治疗 2个周期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可评价患者 45例 ,其中PN组 2 3例 ,有效率 (RR) 2 6 1% (6/2 3 ) ,中位缓解期为 6个月 ,1年生存率3 5 1% (9/2 3 ) ;PT组 2 2例 ,RR 2 7 3 % (6/2 2 ) ,中位缓解期为 7 8个月 ,1年生存率 45 5 % (10 /2 2 )。两组有效率、中位缓解期、1年生存率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 (p >0 0 5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炎、肌肉与关节酸痛。结论 PN方案与PT方案具有相近的临床疗效 ,但PN方案较为经济 ,可作为治疗中晚期NSCLC病人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用国产香菇多糖(天地欣)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腺癌40例与32例未加用香菇多糖的同种治疗病例比较发现,香菇多糖对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很有效(P<0.01),短期内对提高化疗的总缓解率帮助不大(P>0.05),对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香菇多糖(天地欣)的毒副反应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一般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20年8月所有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术前明确诊断2例。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例[2例术程平稳;2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经过积极降压1例最终完成手术、另1例取活检后终止手术(院外积极酚苄明准备,3月后再次入院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剜除术,术程平稳;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3例(包括上述因术中血压无法有效控制中止手术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130(30~180)min,平均术中出血30(20~50)mL。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3~5 d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发现肿瘤远处转移建议转外院继续治疗。7例均获随访,全身转移1例于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其余6例症状均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复发征象。远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往往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手术为一线治疗方式,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体现出微创优势,术后恢复快,部分选择性病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样可取得良好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6.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激和共抑制受体及其相关配体。针对移植供体的特异性T细胞活化是引起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不同免疫阶段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上表达和诱导有所不同,这些共刺激分子在维持T细胞耐受性以及T细胞免疫反应的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异种移植免疫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异种移植免疫抑制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9例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中枢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现形态均一的小圆细胞,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状,部分病例可见典型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CD99、Syn、NSE、GFAP呈高表达状态.结果 9例患者中2例因侵犯脑室造成脑积水,术后即出现死亡;5例患者仅采取单纯手术切除,患者均在半年内死亡;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复发,后应用放射治疗,存活时间10个月;1例发生在椎管内,术后1个月复发,加用化疗5周期,随访2年,至今存活.结论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具有一定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展迅速,预后极差,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够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多西他赛(多西紫杉醇.进口药泰索帝.TXT)单药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本研究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异环磷酰胺(IFO)方案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对照研究56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设立两组,T组:多西他赛单药方案;TI组:多四他赛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结果:PR:T组6例(23.0%);TI组7例(23.3%):NC:T组9例(34.6%);TI组14例(46.7%)。PD:T组8例(30.8%);TI组8例(26.7%):NE:T组3例(11.5%);TI组1例(3.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425).1年生存率:T组21.2%;TI组22.0%。中位生存期:T组237.0d;TI组226.0d。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881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组157.1d;TI组69.8d:差异有显著统性(P=0.0039)。T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为53.8%,TI组为1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6)。T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为65.4%.TI组为33.3%.差异有显著性(P=0.0137)。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与多西他赛单药方案比较。有效率和生存期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3种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的亚叶酸钙 (CF 2 0mg/m2 ,2 0 0mg/m2 )、两种给药方法的氟尿嘧啶 (5 FU ,持续灌注和每天静滴 2小时 )与顺铂 (DDP 2 0mg/m2 )组成 3种方案分别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胃肠道腺癌 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4月~ 1998年 12月住院治疗的 2 9例同种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A组 :CF 2 0 0mg/m2 ,静滴 2小时 ,每天 1次 ,连用 5天 ;5 FU 3g/m2 ,持续静脉灌注 5天 (加入Baxter泵内 ) ,DDP 2 0mg/m2 ,静滴 2小时 ,每天 1次 ,连用 5天。B组 :CF 2 0mg/m2 ,用法同A组 ;5 FU、DDP剂量与方法同A组。C组 :CF 2 0 0mg/m2 ,用法同A、B组 ;5 FU 6 0 0mg/ (m2 ·d) ,用法同CF ;DDP方法同A、B组。以上方案每 3周为 1周期 ,连续 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 (n =2 0 )胃癌 8例、大肠癌 12例 ,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5 0 %(4 / 8)、41.7%(5 / 12 ) ;B组 (n =16 )胃癌7例、大肠癌 9例 ,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42 .9%(3/ 7)、44 .4%(4 / 9) ;C组 (n =2 9)胃癌 14例、大肠癌 15例 ,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35 .7%(5 / 14)、40 %(6 / 15 )。毒副反应 :A、B两组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肾、膀胱毒性相近  相似文献   
10.
原发恶性心包间皮瘤一例聂轩,杨树军,周浩本,邵梦阳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473500)患者男,46岁。以咳嗽,气喘,上腹痛2月为主诉就诊。1993年6月3日入院在外院曾以"胆囊炎"治疗月余而转入我院。检查:T36℃、P78次/分、R20次/分、BP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