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0年2月~2005年12月,我们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2例行预防性门奇联合断流(Sugiura)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巨输尿管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对本症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将收集的8例本症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及CT扫描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是明确本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在B超提示下行逆行尿路造影能获得满意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行预防性改良Sugiura断流术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断流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05年12月行预防性改良Sugiura断流术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中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100%;无一例出现食管吻合口漏;吻合口轻度狭窄2例,发生率为6.2%;早期胃排空障碍4例,发生率为12.5%。结论改良Sugiura断流术是一种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靠术式。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检测神经母细胞瘤中新的辅酶II_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NADP(H)_dependen tretinold ehydrogenase/reductase,NRDR]选择性剪接亚型。材料与方法:我们用NRDR特异引物,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_N_SH和SK_SY_5YcDNA中分别经PCR扩增出635bp和429bpDNA片段,测序证实635bp片段是NRDR,而429bp片段是选择性剪接新亚型。再用快速cDNA末端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 Aends,RACE)方法得到429bp片段cDNA全长序列。用绿色荧光蛋白与新亚型的融合蛋白做亚细胞定位。结果:得到新亚型全长并命名为humanNRDRA2(hum NRDRA2)(AY616182)。已知NRDR有8个外显子,而新亚型hum NRDRA2由选择性剪接造成了第4和第6外显子丢失,从第5外显子开始读码框架前移1bp,导致随后的编码区框码漂移(frameshift),同时蛋白翻译终止信号提前出现,产生仅有188个氨基酸的蛋白,其中第137氨基酸以后的序列相对于NRDR完全发生改变,同时C_末端的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_SRL丢失,却在160~176氨基酸处出现了一个细胞核定位信号。我们在ESTs库中未找到与其相同的剪接形式,提示它可能是神经母细胞瘤特有的一种NRDR剪接亚型。用GFP_NRDRA2融合蛋白做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发现发绿色荧光的细胞均已悬浮,但悬浮状态不佳,而作为对照的NRDR另一亚型则能定位成功,提示NRDRA2蛋白可能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结论:人神经母细胞瘤NRDRA2选择性剪接亚型羧基端框移突变并有核定位序列;该蛋白可能是一种细胞毒性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某三级综合医院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所存在的风险水平,判断评价并明确归纳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的风险类型,对医院完善应急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风险矩阵法评估某三级综合医院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威胁进行评估。结果三级综合医院的应急救援工作中社会治安事件是对人群健康威胁程度最高的风险,其他依次为地震、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等。结论医院应急救援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导致对人群健康造成威胁的风险隐患,医院应急管理部门在建立风险预案时要结合自身医疗资源、区域特点,确认有针对性、科学性,对高风险事件要重点解决,对次要风险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对低风险事件持续监测,做到全面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利培酮进行治疗,六个月治疗后进行效果评估,比较两组精神状况(采用阳性与阴性评分表进行判定)、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认知功能评分及心理波动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比较明显(P<0.05)。结论:将奥氮平联合利培酮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认知功能,缓解心理大幅波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切开复位钢板和部分植骨内固定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38例胫骨平台患者,男35例,女3例;年龄37~69岁,平均42.3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2例,Ⅴ型19例,Ⅵ型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9 h~9 d,伤后3 d内手术26例.钢板固定15例,钢板加同种异体骨固定23例.皮肤坏死15例,感染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腓浅神经损伤3例,腘动脉损伤2例,骨折复位不良7例.结果:14例伤口Ⅰ期愈合,24例伤口延期愈合.住院时间7~67 d,平均25.6 d.38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6.9个月.末次随访采用Merchant标准评定下肢功能:优19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与骨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术前准备不足、合并症的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和手术技术有关;术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减少损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临床确诊的鼻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2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治疗,其中试验组为实时超声引导下行骨折闭合复位,对照组为传统视诊、触诊下骨折闭合复位。复位后,基于鼻部CT平扫图像采用3分法评价复位效果。对比分析2组间骨折二次复位率、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CT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骨折二次复位率为0,对照组为13.33%(4/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试验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4天,对照组为5天,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Z=-5.024,P<0.001)。试验组术后CT评分为3分、2分及1分者分别为19例、11例和0,对照组分别为11例、16例和3例,试验组较对照组复位效果更优(χ2=6.059,P=0.048)。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精准、可靠,可减少骨折二次复位风险并避免X线辐射,且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患双方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