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6年6月-2000年6月,共收治下胸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16例,均行侧后方潜式减压髓核摘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总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有不同的观点,如何进行早期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988~2000年我科收治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9例,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6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共22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方法显露肱骨远端及关节面骨折者11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方法显露骨折者11例。术后常规中药熏洗、CPM机训练、手法等综合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a,平均28个月(13—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7个月(4~10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结果:优9例(40.9%),良7例(31.8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为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术后早期开始个体化患肢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熏洗、CPM训练、手法等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并伴有关节内滑膜、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OA的患病率和发病人数不断增高,为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报道认为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5%,膝关节OA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20%,膝关节OA的发病率高达78.5%^[1]。  相似文献   
5.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指髌下脂肪垫因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膝痛"范畴.从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39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开展的早期和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使本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途径,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安宫牛黄丸结合手术治疗本病38例,并与单用手术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康复护理对儿童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部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骺骨折,常存在着生长方面的潜在影响.治疗不当会造成不愈合、肘关节功能受限、肘外翻等并发症.良好的复位、固定及术后康复护理对并发症的产生和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81例肘部骨折患儿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癫?患者术前行韦达试验(Wada test)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癫?患者术前治疗韦达试验检测结果。结果:在临床上诊断的40例癫?患者中,左利手3例,右利手37例。韦达试验结果,37例患者可以正确判断出语言及记忆优势半球,3例患者无法判断出语言及记忆优势半球。左侧大脑半球为语言、记忆优势半球的患者30例;双侧均参与语言功能的患者1例,左侧为语言优势半球,双侧记忆无侧别优势的患者4例;左侧为语言优势半球,双侧均有记忆代偿能力1例;右侧为语言、记忆优势半球7例;右侧为语言优势半球,双侧语言独立的患者1例;双侧均有记忆代偿能力的患者4例;双侧语言独立,双侧大脑半球无记忆侧别优势1例。39例患者可以判断运动功能的侧别,1例患者因麻醉药物过敏试验被迫中途终止。上述临床检测的结果分析,韦达试验术前评估患者语言及记忆功能优势侧半球及肢体肌力有效率达90%以上,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结论:韦达试验是癫?术前评估患者语言及记忆功能优势侧半球及肢体肌力的重要手段,以及预测癫?术后患者语言、记忆及肢体功能的残疾程度,评估癫?手术可能风险,有利于癫?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异丙酚(丙泊酚)抑制小剂量氯胺酮兴奋循环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21例,按照序贯法给药原则:丙泊酚剂量按等比数列逐级增加,公比为1.2,初始剂量为0.5 mg/kg。根据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血压、脉搏变化情况调整丙泊酚的剂量。记录各时间点的血压、脉搏和SpO2数值及镇痛镇静评分(OAA/S),使用加权均数法计算ED50。结果异丙酚抑制小剂量氯胺酮兴奋循环作用的ED50为0.56 mg/kg,95%可信区间为(0.54,0.62)。结论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小剂量氯胺酮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两药配伍使用血压、脉搏平稳,呼吸抑制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癌变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2013年6月—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结直肠LST行内镜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病变的内镜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用单因素分析寻找癌变的影响因素,对于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323例患者341处病变。假凹陷型LST的癌变率最高[85.48%(53/62)],其次为结节混合型[76.97%(117/152)],均显著高于颗粒均一型[29.51%(18/61),P均<0.001]和扁平隆起型[24.24%(16/66),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假凹陷型(P<0.001,OR=18.40,95%CI:7.46~45.42)、结节混合型(P<0.001,OR=10.45,95%CI:5.30~20.58)、位于直乙部位(P<0.001,OR=2.33,95%CI:1.47~3.69)、直径≥2 cm(P<0.001,OR=2.60,95%CI:1.60~4.00)是病变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假凹陷型(P<0.001,OR=17.51,95%CI:7.06~43.43)、结节混合型(P<0.001,OR=8.25,95%CI:4.07~16.73)、直径≥2 cm(P=0.032,OR=1.80,95%CI:1.05~3.08)是结直肠LST发生癌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当LST为假凹陷型、结节混合型或直径≥2 cm时病变发生癌变的风险高,需要采取整块切除的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