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5例ANFH病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1个月~19a。病例均行普通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ANFH的阳性率分别是65%、81%及100%。结论:MRI诊断ANFH最敏感,其次为CT,最后为普通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跟腱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例有踝关节外伤病史、经临床及手术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跟腱完全撕裂或部分撕裂病例,总结其特征性的MRI表现。结果:MRI诊断跟随完全撕裂14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或回缩呈“杆”状改变,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撕裂18例。MRI表现为肌腰增粗、宽径/前后径比例变小,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手术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完全撕裂12例,部分撕裂20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可以准确诊断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及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动脉检塞结合中西医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26例,首先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然后经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及肝素(治疗用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结果:全组26例患者,痊愈6例(23.1%),显效12例(46.1%),有效8例(30.8%),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下腔静脉滤器展开良好,无移位,无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中西医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关节镜对照,探讨磁共振辐散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显示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且不伴有半月板碎片移位的半月板撕裂病例的常规MRI扫描及辐散成像结果,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8例病例中,常规矢、冠状位扫描明确显示半月板撕裂44例,辐散成像明确显示48例,并对半月板体部与前/后角结合部的复杂撕裂及该部位半月板囊肿显示清晰。结论磁共振辐散成像是膝关节半月板检查的可靠、有效的检查序列;是对常规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扫描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癌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及结果 在CT灌注病例中,对13例肾癌及1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肾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分布特征、血流量(BF)及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有显著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肾癌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组在Pilon骨折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多模式重组技术在踝关节损伤所致的胫骨Pilon骨折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Pilon骨折,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高级工作站进行3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MIP及多平面重组(MPR)等重组技术观察关节面粉碎、塌陷及劈裂的程度、骨碎片游离情况,并按Ovdia—Beals五类分型法进行分型,与x线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2例Pilon骨折的病例中,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6例,对比X线结果,MSCT改变了其中8例分型,其中15例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入路根据CT扫描及重建结果确定,其中5例是在否定X线分型结果上重新制订,余7例为保守治疗,手术结果证实了MSCT分型的正确。结论MSCT多模式成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等。其中3D成像显示骨折区表面状态较好,MPR可明确显示骨折处的内部细节,VR和MIP可以显示骨折部位的立体透明外观。MSCT多模式重组技术在Pilon骨折手术治疗前作为制订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多序列扫描对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诊断及分期应用价值,并关节镜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期间的38例临床症状明显而普通X线未能明确诊断或疑似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病例采用MR多序列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特点,并对有关节镜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8例疑似病例中,右膝24例,左膝8例,双膝6例,MR诊断为阳性的36例,受累部位中,股骨内侧髁26处,股骨外侧髁14处,髌骨3处,胫骨平台5处,合共47个病灶,分析各例MR表现特征,对病例进行分级,其中0级的2例,1级的10例,2级的12例,3级的9例,4级的5例,对18例进行了关节镜检查的患者作病例对照,与各级MRI表现所见均一致。结论MR多序列扫描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中软骨信号改变、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与关节镜结果一致,对临床诊断及治疗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梗死灶及其对侧对称区域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在DTI检查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脑梗死病灶区域FA值降低率与NIHSS及CST的DTT分级与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志愿者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平均FA值双侧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病例病灶区域平均FA值与对侧比较,无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例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降低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0,p=0.001);脑梗死病例大脑脚及内囊后肢FA值与对侧比较,急性期病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CST纤维束分级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9,p=0.000)。结论 DTI能较好的评价脑梗死后白质纤维束的损伤程度;皮质脊髓束的损害程度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与MRI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颈椎CT及MRI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CT与MRI在颈椎损伤中各有优势,CT在椎弓骨折的显示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MRI在脊髓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椎间盘损伤显示中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CT与MRI的应用,对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0.
Propeller LAVA技术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GE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表现,分别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l、T1WI)、LAVA序列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及T1WI常规增强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肿瘤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及肝血管解剖关系。评价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形态及定性能力。结果:LAVA序列增强多期扫描发现53个病灶(100%),2D-T1WI常规增强扫描发现48个病灶(90.6%),P<0.05,T2WI、T1WI平扫分别发现病灶为44个(83.3%)及41个(77.7%),P<0.05,LAVA序列对病灶各期抓取准确,动脉期及门静脉血管图像显示清晰,16个病灶可显示其血供关系。结论: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病灶显示,血供关系及肝血管显示方面较常规序列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