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彦平  任红伟  庞凌峰  刘欣 《河北医药》2009,31(15):1878-1879
目的 研究并分析自体红骨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注射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红骨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注射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6例.注射完毕后加压包扎,每个骨折部位注射2次,每次间隔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摄X线片,未愈合则开始第2疗程,最多2个疗程.结果 随访时间6~21个月.1个疗程临床愈合7例,2个疗程愈合8例,行自体髂骨移植于术1例.结论 自体红骨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3(ATF-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F-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ATF-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85/105)、48.98%(24/49)和11.43%(12/1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ATF-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导管原位癌组和癌旁乳腺组织,导管原位癌组ATF-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ATF-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ATF-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有关,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科1996年2月~2006年2月收治颈淋巴结结核266例,其中16例误诊,误诊率6·0%,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8个月~18岁。发生于单侧颌下11例,颈部3例,双侧颌下2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2临床表现本组病初均表现为发热,体温37.1~39.6℃,颌下或颈部肿胀、充血、触痛,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初期可活动,后粘连固定,2例病程长者形成脓肿,1例破溃后形成窦道。1·3误诊及确诊情况误诊时间4~16天。本组13例误诊为淋巴结炎,予抗生素药物及对症治疗;2例误诊为流行性腮腺炎,予抗病毒及外敷药物治疗;1例误诊为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ER、PR、ki67、VEGF表达与乳腺癌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同期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非乳 腺癌患者120例,检测两组对象ER、PR、ki67、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ER、PR、ki67、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 于非乳腺癌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项指标最大似然估计值和OR值均>0.并针对乳腺癌患者上述指标阳性表达率差异与乳腺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和病理分 期等病理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ER和PR最大似然估计值和OR值均<0,而ki67、VEGF最大似然估计值和OR值均>0.结论 ER、PR、ki67、VEGF表达与乳腺 癌密切相关,ki67、VEGF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而ER和PR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肺T细胞淋巴瘤佯做胸腺瘤及肺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 ,2 9岁 ,因咳嗽、体温增高 3个月入院治疗。 3个月前因咳嗽、体温高、乏力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效果不佳 ,体温高达 39.5℃ ,应用氟美松后体温降至正常 ,2~ 3天后再次升高。查体 :T 37℃P 88次 /min ,R 19次 /min ,BP 12 0 / 90mmHg(1mmHg =0 .133kPa)。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头颅无异常 ,两肺呼吸音正常 ,脾可触及 ,无腹水 ,四肢及神经反射无异常 ,胸片示左上纵隔旁有一 6cm× 9cm大小的圆形高密度阴影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 ,左肺中下野纹理增加 ,右肺门阴影不大 ;CT检查示胸腺瘤及左肺上叶炎症 ,…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自体髂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移植及单纯自体髂骨移植两种方法治疗骨不连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骨不连接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6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行自体髂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移植于骨折端;对照组单纯行自体髂骨移植于骨折端.术后随访11~20个月.结果:40例骨不连接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X射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实验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0±3.0)周(8~16周),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3.0±3.8)周(8~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6,P<0.05).结论:自体髂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不连接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自体髂骨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活性,可缩短骨折愈合期,疗效安全、可靠,是治疗骨不连接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