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血液、母婴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因传染途径特殊、病死率高,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最令人担忧和恐慌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病人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据国内几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79.1%~82.2%的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被锐器刺伤的历史,针刺伤5次以上者达18.9%。  相似文献   
2.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经ERCP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EST58例、EPBD24例、ENBD34例,ERBD7例。结果治疗性ERCP成功率97/102(95.1%),其中胆石症61例(62.9%),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13例(13.4%),胆胰肿瘤10例(10.3%,)胰腺炎5例(5.2%),化脓性胆管炎3例(3.1%),胆蛔2例(2.1%),胰管结石1例(1%),硬化性胆管炎1例(1%)、胆道畸形1例(1%),并发症发生率9/97(9.3%)。结论对于胆胰疾病治疗性ERCP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能替代部分传统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老年胃癌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6年7月到2020年6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243例老年患者,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的回归系数,构建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预测模型.结果 16.9%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其医疗费用.N...  相似文献   
4.
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发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明显低于正常,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显著升高,心衰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提示:甲状腺激素变化对心衰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癌合理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经胸、经腹、胸腹联合三种手术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1例贲门癌病人病人中,经胸19例,经腹83例,胸腹联合9例,三种手术径路的上切缘阳性率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脉管癌栓和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的关系及其对结直肠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18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结果 结直肠癌脉管癌栓阳性的患者共45例,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肝转移、神经浸润及术前CEA、CA199水平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脉管癌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1.1%,显著低于阴性患者61.3%(P<0.05).脉管癌栓阳性合并KRAS基因突变患者与脉管癌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脉管癌栓降低患者3年生存率影响患者预后,合并KRAS基因突变生存率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7.
8.
为适应临床需要,减少手术感染的机会,乳胶导尿管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患者。其优点是:比普通导尿管使用简便,刺激性小,不易脱出。但因其结构特殊,加之病人的一些病理生理原因,在使用和留置过程中易发生意外,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下面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并因留置乳胶导尿管发生意外的患者32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OX-2和VE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和2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COX-2、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中COX-2和VEGF的表达较正常食管组织明显增加。COX-2和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0.05)。COX-2和VEGF的表达与MVD均相关。COX-2与V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COX-2和VEGF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可以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COX-2和VEGF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调节机制中可能存在着协同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PG)治疗胃上部肿瘤的近期临床结局,探究双通道吻合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黄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上部肿瘤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临床数据,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法,比较PG和腹腔镜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TG)治疗胃上部肿瘤的近期临床结局。结果84例患者中PG 19例,TG 65例,按11倾向性匹配分为PG组和TG组,各19例,两组数据分布均匀。与TG组比较,PG组并未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TG组,术后3个月时白蛋白水平和体质量恢复更优(t=2.660,P=0.012;Z=-2.669,P=0.008)。PG组并未显著增加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P=0.486),相反可能潜在减少术后胃肠道反应出现。结论相较于TG,PG治疗胃上部肿瘤在近期临床结局方面是安全可靠的,并有助于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