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卵巢肿瘤中,巨大卵巢卵黄囊瘤较为罕见。国内外献报道不多,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不同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对不同低剂量组的64层螺旋CT扫描图像和CT剂量指数报告进行对照分析研究,以探讨不同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疾病临床应用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受检者,按扫描管电流不同分为50,30,20mAs3组,每组各1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5.6岁。  相似文献   
3.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和肠绞窄/缺血的可能性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的重要因素。早期病因诊断对于外科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64排螺旋CT能够进行连续快速的容积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准确地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原因和肠管周围的情况,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为此笔者探讨了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病例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21~78岁,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CTA)对腰动脉的显示情况,分析腰动脉的影像学解剖特点。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对100例患者进行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使用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血管三维重建,观察腰动脉起源、与腹主动脉的交角、腰动脉间距以及追踪腰动脉的细小分支Adamkiewicz动脉(AKA)、第5对腰动脉的显影率及起源与走行。结果100例患者CTA共检出778支腰动脉,其中,752支腰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背侧,26支腰动脉共干;腰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374支腰动脉以直角发出,再向上向后行走于腰椎两侧缘(<20o);194支呈正常型;210支例呈垂直型。相邻腰动脉的间距分别为:(30.88±5.76) mm、(28.74±5.65) mm、(24.42±3.88) mm。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非损伤地显示腰动脉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CT对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1993年以来全部经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35例,根据其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  相似文献   
6.
官瑾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05-106,109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结果肿瘤发病部位包括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CT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多呈等或略长T1、T2信号,肿瘤实质多呈明显强化。肿瘤边缘不清,有不同程度水肿区及占位效应。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及NAA/Cr均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肿瘤实质区弥散显著受限,其ADC值显著低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结论 MSCT和MRI可以清晰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永久  赵胜超  官瑾 《海南医学》2014,(20):3005-3007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J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病理证实的原发于眼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J表现。结果4例6个病灶均位于睑板,其中2例上下眼睑同时发病,分别为累及左上眼睑3只、左下眼睑1只、右上眼睑1只,右下眼睑1只。病灶沿眼睑塑形生长,T1Ⅵ上呈等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结论了解眼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有利于病变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8.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电针(EA)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脑功能区变化,试图从可视化的角度研究穴位功效和主治作用的现代医学原理,从神经学及脑科学角度部分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从而对针灸的现代化和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方法筛选6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刺左侧合谷穴,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5)分析得出电针谷穴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合谷信号降低区:左侧扣带回,双侧额中回,右侧枕中回;信号升高区: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脑岛,左侧中央前回。结论穴位刺激与人脑各区域的确存在一定相关性,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在多个脑区均出现信号的变化,受影响的区域与穴位的功效、主治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64排螺旋CT对临床怀疑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病人17例进行容积扫描,将薄层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4,ADW4.4)后,应用容积再现法(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PR)等构建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17例患者中,胸骨柄骨折2例,胸骨体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7例,肋骨骨折2例。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能快速、诊断胸廓外伤及骨折。VR技术在显示胸廓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而MPR和MIP对于细微骨折显示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大肠癌患者术前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大肠癌患者50例,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且术前已完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结合血管成像检查,对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与CT检查提示的征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结合血管成像相比无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对大肠癌进行术前分期的评估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其正确的诊断率为86.0%。结论对大肠癌患者术前完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很有必要,其可为临床医生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具有良好的术前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