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实体组织用于DesoxyribonucleicAcid(DNA)分析的Flowcy tometry(FCM) )样品保存新方法 ,即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所用样品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 3 0例 ,每例标本重约 0 5~ 1 g ,均等分为两份 ,1份置 70 %乙醇直接固定 ,室温放置 ,待两年后FCM检测。另一份置生理盐水中立即行流式细胞术DNA分析。两组样品经机械法制成单细胞悬液 ,PI染色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 :从两组样品的DNA直方图分析 ,CV(coefficiencyofvariation)值、GO/G1、S及G2 /M各期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我们认为在样品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 ,需积累保存 ,或需保存半年以上者 ,且不具备低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 ,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是优于将组织块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行乙醇固定的流式细胞术DNA样品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食管癌患者不同组织细胞的DNA含量、S期细胞比值 (SPF)及倍体状态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粘膜及淋巴结中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结果 :食管癌组织的异倍体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粘膜和淋巴结 (P <0 0 5)。二倍体组织之间的细胞DI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异倍体与二倍体细胞同一组织之间、异倍体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与淋巴结、正常组织与淋巴结之间DI差异显著 (P <0 0 5)。在二倍体组中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癌组织与淋巴结之间SPE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DNA倍体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及大体病理类型等无关 (P >0 0 5) ,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状况有关 (P <0 0 5)。结论 :食管癌DNA倍体及SPF均与肿瘤的增殖活性有关 ,有助于对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和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头颈部癌术前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区组织的DNA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及常规病理方法,研究了30例口腔及咽喉部鳞癌术前辅助治疗后肿瘤组织及肿瘤退缩区组织的组织形态及DNA含量。结果表明,术前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区组织,虽然光镜下形态正常,但仍以DNA异倍体为主(28/30),增殖指数、G0/G1、G2/M的值,肿瘤退缩区与瘤体无明显差异,S期的比率较瘤体降低。因此,化疗后肿瘤退缩区在手术中若保留应持慎重态度。并对有关病例选择、标本取材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nm23-H1、CD44V6和PCNA和DNA含量在结肠癌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 152例结肠癌nm23-H1、CD44V6和PC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60例结肠癌D NA含量.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 05、癌组织分化关系密切,P<0.01;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5) 、肿瘤浸润深度(P<0.05)、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PCNA表达与Dukes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m23-H1和CD44 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CD44V6和PCNA共同阳性表达率和异倍体癌的发生率高于无转移组(P <0.05).异倍体癌CD44V6和PCNA过度表达,而nm23-H1低表达(P<0.05) .结论nm23-H1、CD44V6和PCNA及DNA含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对人血浆及PBS(磷酸盐缓冲盐水)进行了提高氧分压的基础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电化学处理对人血浆和PBS的氧分压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对进一步研究放射治疗增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DNA含量和S期细胞比值与食管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不同组织细胞的DNA含量、S期细胞比值(SPF)及倍体状态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粘膜及淋巴结中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结果:食管癌组织的异倍体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粘膜和淋巴结(P<0.05)。二倍体组织之间的细胞DI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倍体与二倍体细胞同一组织之间、异倍体组癌组织为癌旁组织、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与淋巴结、正常组织与淋巴结之间DI差异显著(P<0.05)。在二倍体组中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癌组织与淋巴结之间SPE之间差异显著(P<0.05)。DNA倍体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及大体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状况有关(P<0.05)。结论:食管癌DNA倍体及SPF均与肿瘤的增殖活性有关,有助于对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和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流式细胞检测了36例食管癌切除标本的DNA含量,结果发现,DNA倍体水平差异较大,范围为1.68C~8.16C,大多数食管癌为非整倍体DNA含量,其中少数病人在同一标本中同时发现两种不同的非整倍体。而且,食管癌细胞的DNA含量和肿瘤病变长度、局部淋巴结转移、食管外侵犯以及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以二倍体肿瘤预后较好,且病理分化较高。而非整倍体肿瘤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探讨静电化学对小鼠S—180肿瘤的放疗增敏机制,并对该技术的放疗增敏作用作初步评价。采用静电化学技术增敏处理实验小鼠实体肿瘤(S—180),并选用X线(6MeV),给予30Gy一次性照射。实验分为四组:放疗加增敏组、单纯放疗组、单纯增敏组和空白对照组。放疗及增敏处理后20天,除放疗加增敏组外,各组肿瘤生长良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解剖证实放疗加增敏组未见肿瘤生长,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01)。静电化学与放射治疗作用显著(P<00001)。我们认为静电化学的方法可显著增加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理及施用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CD44 V6 基因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我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食管鳞癌组织中 CD44 V6 蛋白的表达 ,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各种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探讨 CD44 V6 蛋白检测在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临床资料 :食管癌组织取自 5 2例患者 ,男 3 6例 ,女 16例 ;年龄 3 7~ 68岁 ,中位年龄 5 2岁。术前未接受放疗和化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均为鳞癌。癌肿位于食管上段 5例 ,中段 3 3例 ,下段 14例 ;大体病理分型为溃疡型 3 5例 ,髓质型 9例 ,蕈伞型 8例 ;病理分级 级 18例 , 级 2 4例 , 级 10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nm23-H1、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55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H1、CD44V6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DNA倍体状态。结果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表达低于无转移组,而D44V6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组(均P<0.05);异倍体率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CD44V6蛋白表达均无关(P>0.05),增殖活性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CD44V6蛋白表达均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与CD44V6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 nm23和CD44基因在食管癌的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