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发生是多个癌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经不同途径激活和(或)不同的抑癌基因失活为基础的多步骤的过程。本文综述近年来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生长抑素及其受体与乳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乳腺癌的死亡率已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也是女性的常见疾病。有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首要死亡原因。肿瘤治疗中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及其所致心血管事件已成为肿瘤幸存者常见的健康隐患。为此,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应运而生。乳腺癌治疗中的心脏保护应该体现在全治疗过程。然而,目前国内外科或肿瘤科医师对肿瘤患者的心脏损害关注不够,干预时机较晚,有必要加强对乳腺肿瘤心脏病学的宣教。该文将介绍乳腺肿瘤心脏病学的建立及多学科协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5%的男性在其一生中会有肾结石, 并有35%~50%的几率在首次发病后5年内再次复发。虽最初建议限制反复肾结石患者的膳食钙摄入量, 但有研究报道较低的膳食总钙摄入量与肾结石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而增加钙摄入量可能降低肾结石风险。本文报道了一例35岁男性患者, 在限制钙摄入量后, 尿结晶与肾结石仍复发, 但加强补充钙/维生素D后, 随访5年病情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激素依赖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表达状况是评估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在20%~30%的乳腺癌中过表达,此类患者倾向于复发、转移早且生存期短[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 NCCN)指南推荐分子靶向治疗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疗法[2]。目前乳腺癌术后治疗主要依据原发灶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近年来复发转移病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与原发灶之间的表达差异越来越受重视,有必要对复发转移灶受体进行检测[6-15];同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16-23],因此结合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及原发灶的受体检测有可能更好的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判断预后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对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和HER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玲  吴凯南 《重庆医学》2005,34(12):1774-1776
目的探讨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槲皮素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槲皮素作用后VEGF、p53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槲皮素可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增殖,其IC50为17.59μM。(2)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槲皮素作用48h后,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3)槲皮素作用后VEGF、p53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下调。结论(1)槲皮素具有抑制ER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生长的作用,并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2)槲皮素抗乳腺癌增殖作用的可能机制槲皮素下调乳腺癌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使肿瘤细胞的自分泌因子作用减弱;下调MTp53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将乳腺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不能继续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选择性心理干预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乳腺癌住院病人分为心理十预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给予常规化疗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进行选择性心理干预,患者每天自主选择和完成心理干预方法并在治疗作业表格上记录完成情况.观察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外周T细胞亚群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外周T细胞亚群,干预组干预后CD3 、CD 4、CD4 /CD8 较干预前上升,CD8 较干预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8.
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孕激素受体检测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水平对腋淋巴结阴性(NL)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28例NL和266例腋淋巴结转移(PL)的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的PR状况,并随访。结果128例NL乳腺癌患者随访126例,占98.4%,随访时间90.0~174.0个月,平均110.9个月。128例NL乳腺癌PR检测阳性68例,阳性率为53.1%,同期266例PL乳腺癌PR阳性83例,阳性率为31.2%,二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作用。方法 建立三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的乳腺癌动物模型。79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DMBA)、B组[DMBA 三苯氰胺(TAMC)],C组(DMBA+槲皮素)及D组(空白对照)。持续喂养28周,经光镜、电镜观察,抗PCNA及H-ras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A组大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76.2%,明显高于B组(40.9%)、C组(45.5%)及D组(0%),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A组大鼠乳腺癌平均直径2.37cm,明显大于B组(1.82cm)及C组(1.71cm),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PC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和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H-ras免疫化染色显示;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有降低DMBA诱导的SD大鼠乳腺癌发生率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ras基因活性、阻抑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