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37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临床治疗。结果:单纯手术组12例平均无瘤生存期3.4个月,综合治疗组23例平均无瘤生存期42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手术组3年复发率100%,综合治疗组3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可明显提高无瘤生存期及降低3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氟尿嘧啶衍生物维持治疗对晚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大量临床实践与实验证明,一线化学药物,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依立替康等联合化学治疗可以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对于晚期胃癌姑息化疗常选用氟尿嘧啶类、紫杉类和铂类、蒽环类或依立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早期胃癌生存期的因素并探讨年龄、性别及临床病理特点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1979年7月至2004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16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BinaryLogistic回归、寿命表法和Cox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影响生存期的因素有: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瘤栓、静脉瘤栓、病灶数目、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范围;多因素分析独立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14.9%(24/161),单因素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浸润深度、淋巴管瘤栓、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多因素分析独立影响因素有: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结论]对侵及黏膜下层、未分化型、术前或术中检测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早期胃癌应尽可能扩大手术范围(D2淋巴结清扫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癌药物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临床鲜为报道的变态反应。[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奥沙利铂为主方案治疗的17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常见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外,其中15例(8.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发生变态反应的可能,一旦出现立即给予处理。皮肤试验、预处理、延长给药时间或脱敏疗法在预防奥沙利铂变态反应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DNA修复基因XRCC1参与DNA损伤的碱基切除修复途径(BER),其Arg399Gln多态可以改变蛋白产物的DNA修复效能.本研究探讨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方法对102例胃癌患者进行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的基因型分析,比较基因型分布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的Arg/Arg(GG),Arg/Gin(G→A)及Gin/Gin(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6(45.1%),48(47.1%),8(7.8%);含至少一个399Gln的基因型患胃癌的年龄明显要小(P=0.07);Arg399Gln多态性与胃癌的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间没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XRCC1基因399Gln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早年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判断胃癌侵袭相关的生物学行为的预测指标。这些结果还需要大样本量的胃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32P-玻璃微球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同期患者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采用^32P-玻璃微球十栓塞化疗;对照组采用栓塞化疗。2组病例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临床疗效有效率:观察组13例(68.496),对照组6例(31.696),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观察组14个月,对照组10个月,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发生与^32P-玻璃微球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32P-玻璃微球在治疗中晚期肝癌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其与介入栓塞化疗结合可以明显增效,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全国胃癌高发地区之一,我们以福建地区胃癌人群为对象,探讨Arg399Gln和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216例晚期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镇痛治疗情况,初始剂量10~20 mg,q12h,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至无痛或基本无痛状态,评估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最终剂量滴定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药剂量范围10~130 mg,q12h。疼痛完全缓解率52.8%(114例),部分缓解43.1%(93例),总的癌痛缓解率(CR+PR/总人数)95.8%。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84例)、头晕(33例)、恶心呕吐(45例)、厌食(27例)、嗜睡(9例)、尿储留(3例),但症状轻微且可控。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其可以通过剂量滴定个体化给药的方式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sinonsal teratocarcinosarcoma,SNTC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侵袭性高、生长迅速及预后差的特点,且该肿瘤形态多样,成分复杂,取材局限。因而,该肿瘤诊断较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分析影响早期胃癌复发的因素,并探讨其淋巴结清扫术式的最佳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79年7月至2004年8月间收治的16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早期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总数的6.0%(161/2694)。除1例术中探查发现肝转移后行姑息性远侧胃大部切除术外,其余均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D_1~ 术49例、D_2术112例。复发15例,其中血行转移癌9例(包括肝转移7例和骨转移2例),残胃复发癌3例和淋巴结转移复发3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7%和89.8%。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淋巴管瘤栓、病灶数目、静脉瘤栓、肿瘤大小、年龄、淋巴结清扫范围为影响复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静脉瘤栓、大体类型、淋巴结清扫范围为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D_1~ 术和D_2术不影响黏膜内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对黏膜下癌者有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早期胃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和静脉瘤栓,而保护性因素有隆起性病变(Ⅰ型和Ⅱa型)、D_2淋巴结清扫术。对侵及黏膜层、大体呈隆起性病变且术中检测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早期胃癌可行D_1~ 淋巴结清扫术;但对侵及黏膜下层、大体呈凹陷性病变(Ⅱc和Ⅲ型)或术中检测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早期胃癌应行D_2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